《三国之张鲁传》——琉璃山川
第一章:汉中张鲁
“主公?主公你醒来了?”一个焦虑的声音出现在耳边。
我缓缓地睁开眼睛,眼前围着三个人,但我似乎都不认识啊,而且,我不是在看书的吗,为什么我的身体会变得这么厚重,起不了身。
“主公,您大病初愈,别急着起身,医官说了主公仍需休养。”我尝试着坐起身来,可是被身边的一女子阻止了。
她们称呼我主公?什么情况,这是做梦吗?
我想开口,可是觉得嘴巴都无法张开了,许久才念出一个“水”字。
旁边的女子听了立马骂道:“还站着干嘛,快去打水给主公啊!”
旁边的两人听了后维诺的应声是则立马退下了。
喝了水后我总算清醒点了,视线也开始能够集中了。
“这是哪里?”我虚弱地看着旁边女子问道。
“主公,你怎么了?这自然是您的寝室啊。您忘记了吗,三日前您正在与大臣们商议如何对抗刘璋却突然晕倒了,医官说你害了伤寒,三天来您是粒米未进啊,可吓坏妾身了。”女子紧张地说道。
“是啊主公,主公昏迷的这三天里夫人是寸步不离的照看着您呢。”一旁的女子赶紧补充道。
妾身?夫人?主公?
我开始慢慢清醒,看着身边的女子,二十多岁,头上起着复古的发髻,穿着更不用说,一看就是汉服了,唯独脸上的妆却显得与现在的cosplay有所不同,似乎更能与这服饰融合,面如凝脂,如雪如玉,用当下流行的话真是吹弹可破啊,这贵妇般的气质与大方得体的举止,真是让人觉得美如画了。
她称我为主公,我是穿越了吗?
我用力咬了咬舌头,好痛!这不是做梦,我当真是穿越了?
那我又是穿越到了哪里啊,这是谁的身躯呢。
“现在是哪一年啊?”我试图解开困惑。
“建安四年啊,主公您可千万别吓妾身,您不会连这也不记得了吧?”一旁女子惊讶道。
建安四年?该死,我回到了东汉末年,这建安四年正是群雄割据的时候,我到底是附身到了谁身上啊。曹操?还是袁绍?不对,建安四年曹袁应该在准备官渡大战才是啊,眼前此人如此从容,且帐前并无文臣武将督促,该不是;那是刘备?刘备这会刚得徐州,难道真是刘备?可为何不见关张二将呢,照理这两人会寸步不离啊。
我想了会紧张的问道:“夫人,我刚才是问你此地是何处。”
眼前女子先是一惊,然后赶紧地说道:“主公您不在汉中,又该在何处呢?您可是这汉中之主啊!”
汉中?建安四年的汉中之主!是张鲁!
我竟然附身在张鲁的身上,我郁闷了,张鲁文韬武略是一样也没,账下谋臣说的上的就一个阎圃,武将的话马超、庞德倒是上将之才,可我记得马超是建安十六年才来投靠的,我还得等十二年?附身在这厮身上,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哪怕陶谦、马腾、孙策也比这货好吧。
无奈了,可是书中对张鲁的描述着实不多,连他老婆都没有过着墨,目前可以肯定是眼前这女子是我老婆,可是不知道姓啥。
靠,还有人不知道自己老婆姓啥的,我这回真是坑了。
“报!主公,刘璋派张任为主将,赵韪为先锋,率兵三万来袭,前锋部队已抵达柴山。”一个穿着战甲的士兵慌乱闯入,此人应该是张鲁的哨骑。
“你怎么不等他打到汉中城了再报啊?”夫人令人拿上军报后狠狠斥责了哨骑。
“夫人,柴山离我们还多远?”我努力扶起身来问道。刘璋与张鲁算是世仇了吧,书上记载经常交兵的,所以我并没多紧张,只要历史不改变,这几年刘璋是肯定跨不过来的。
“主公勿虑,柴山距此约300里路,妾身建议主公派遣张卫将军率军三万前往迎战,张卫是主公之弟,必不负厚望;另外。。。”夫人说话间竟停顿了下来。
“夫人你且直说。”我最烦这号放屁放一半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事。照理此人即为张鲁夫人不该有什么难言之隐,想来自是这要求已经提及多次都被张鲁拒绝。
“妾身大胆请求主公令妾身内弟杨松为军师,随张卫将军前往柴山抵御蜀军,杨松自幼饱读兵书,深通兵法,必能助主公一举击败来犯之敌。”原来眼前的夫人姓杨,杨松的姐姐。靠,虽然对这夫人不了解,但这庸才杨松我可是了解颇深,我说这号人物怎么会成为张鲁的头号智囊心腹,原来是他有个好姐姐啊。
这么说来夫人姓杨,就称其为杨夫人吧。
这杨夫人长得是娇滴滴的,要不是哥我不想做那偏安一隅的庸主,还真不忍心拒绝了呢。
“夫人,这次来犯的蜀军率军之人乃川蜀上将张任,不可轻视,杨松自然是深通韬略,可毕竟无从军经验,还是让阎圃随同张卫出征吧,夫人放心,我自有重任交付杨松。”我随口胡诌了下,权当安抚这美人儿吧。
“是,妾身这就去安排。”杨夫人脸上略显不悦,可是立马便恢复了刚才的笑容。
靠,这张鲁也太不像话了吧,难道一直以来这汉中政权都是在这寝室之内流转?这样的小战役我是不担心的,刘璋与张鲁之间的战斗应该不低于数十次,但书中并无过多记录,自然是都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那谁,给我热两叉烧包来,饿死我了。”我自顾自的说道。
“这,叉烧包?敢问主公叉烧包为何物啊?”一旁的侍女听了满头雾水,怯怯问道。
靠,我忘了这是东汉末年啊,哪来的叉烧包,以后我的胃可有的受了,“随便整点吃的来吧,我饿了。”我无奈的说道。
侍女应了声是后退下了。
唉,三国群英传我倒是玩过很多,可是从来也未曾选过张鲁这样的君主啊,而且从版图上看汉中之地虽是战略重镇,可是并无依托,难以持久发展,我看我要赶紧恢复下然后整备下汉中布防与发展了。
张鲁啊张鲁,你要我怎么用你来在这乱世之中发展图强啊,不过短期内曹操是不会顾及到我汉中,西凉的马腾韩遂也在图谋关中之地,刘备还没发展起来,刘表虽然兵精粮足,可奈何内乱已让他自顾不暇,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从历史来说张鲁是在200年才丢了汉中做了曹操的俘虏,所以,我的敌人眼下只有一个:刘璋,
正当我在沉思于当前局势的时候,侍女端着一碗粥上来了,这粥葱葱绿绿的,我已经是饿昏了头也不知味道如何竟如同喝水般咽下了。
惬意,吃饱喝足了,前线将士正准备厮杀,古时出征前都会誓师的,所以这个时候我必须到将士们中间去,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建立起真正的军威。
“来人,我要去送张卫将军出城,前面带路。”我似乎已经能适应张鲁的身体了,而且还特意用君主的口气在呼和下人,哈,这感觉还真是不错。
一个內侍听到我说话后也跟着咋呼了一句:“主公要前往军营为张卫将军壮行,近卫军随行保护左右。”原来这张鲁身边也有那么一群近卫军的,就是不知道战斗力和数量,等送完张卫后,我必要一一清算出来,为击败刘璋做准备了。
內侍话音刚落一旁的侍女立马一个拿着水盆一个举着铜镜在我面前,我心里窃笑一番后洗了把脸整理了下衣冠,从铜镜中不怎么清晰的镜像中也算看清了张鲁的样子:天师帽下浓眉大眼,面如冠玉,也算不怒自威了,打个70分吧,跟我这般20岁的青年长相虽说是出入太大了,不过也算有种与生俱来的霸气,我喜欢。
出了寝室之后才发现这张鲁的庭院当真不小啊,往前走了上百米到了更大的宫殿,我问随行的內侍:“这是干嘛用的?”
內侍与杨夫人一样,先是一惊,然后赶紧回答道:“主公赐名为五斗米大殿,是为汉中有军情时主公的议事大厅。”
五斗米大殿?我倒给忘了,张鲁这货还是个封建迷信分子,人交五斗米便可入其教,你不入教吧也行,别在汉中待了,这是纯粹的以权压人逼迫百姓们信奉呗,回头再来整改你,我暗自想着。
这庭院当真不小,都走了快二十分钟了总算走到了庭院的大门,大门口已经有马车候着了。
我靠,这玩意只在电视里看过啊,我没等那內侍搀扶我便纵身一跃跳了上去。这马车足可坐下两个人,估计平时是跟那杨夫人一同坐着的。
而随行的几十个近卫军则骑上了一旁的马上一前一后的保护着我。
马车走了老半天我硬是一个人没见着,奇怪,这汉中之地不是号称十万户人吗,这人呢?
“喂,这大街上怎么没人啊?”我指着前头驾车的一个年轻小伙说道。
“主公,这。。这是官道啊,前头才是集市,这官道中岂容百姓随意出入。”驾车的小伙回头看着我答道,眼睛里也是充满了好奇,像是看外星人般看着我。
靠,真是浪费资源,回头得把这也给扩建了,不经营好民生,打毛的仗啊,这张鲁可真是奢华过头了吧,这巷子得有个7、8米宽,马车都走了半小时了,老长的街道不开放,还官道,暴殄天物。
又有半小时过去了,我才知道,原来这条路是直达军营的,并不经过街市,其目的也是方便探营和传送军报吧,这般想来也有一定道理,想是如果真有十万火急的军情,人骑着马狂飙谁还顾得上老百姓呢。
终于到了军营,大门上方刻着“汉中军营”四个大字,军营两旁各站了10个卫兵,手持长矛,好不威武。
第二章:柴山之危
“主公前来为张卫将军壮行,尔等速速通报。”随行的近卫军喊道。
“行了,我们自己先进去吧。”我也是迫不及待想进去看看古时候的军营到底长什么样子,所以不等那人去通报我又是一个纵身跳了下来。
我在近卫军的带领下进入军营后便往右侧走去,说是去校场,誓师大会想来便是在那举行着了。
距离营门几百米处是个木制的营房,向来那便是书中所提中军大帐吧;两旁均是些布帐,虽是布帐,但着实够大,容纳几十人我想没问题;而在布帐的后头则是一堆堆的草料,想来是战马的饲料吧。
但那营帐周边却尽是些疲态士兵东倒西歪的,有些用长矛当依靠,有的把盾放一旁当枕头的,我靠,这就是张卫的军营?这就是张鲁派去与刘璋厮杀的主力军?看着这些士兵,再看看身旁的近卫军,可真是天壤之别啊,嗯,要回去问问近卫军是谁统领的,此人确有领兵之才。
疲态士兵们看着我来了稀稀疏疏的都站了起来,举起武器,佯装精神抖擞。
我很是郁闷,就这样的部队,我还指望他们能帮我进取天下?靠,现在想来刘璋连这样的军队都能打上十来年不分胜负,我也是要写个服字给他。
我隐忍着不发作,继续跟着近卫军往里处走。
远处小跑而来两人。
“大哥,我刚听大嫂说你病好了,真是太好了,要不是出征在即弟弟真要跟大哥痛饮几杯庆贺啊。”说话这人声如洪钟,身高近乎2米了吧,而且长得豹头环眼,玉面长须,身披虎型铠甲,腰间系着一把宝剑;想来此人定是张鲁之弟张卫了。
“主公大病初愈,为何不好生休养,来军营所为何事?”这一人接过张卫话来便文,而此人长得也算俊朗,头上缠着白色丝带,一袭白衣飘飘,却是不苟言笑;这人待在张卫身边应是之前安排协助张卫抗蜀的阎圃吧?但我却不敢轻问,阎圃现在这汉中地界算第一谋士了,若我连名字都叫错,不得伤了人心啊。
“不碍事,有公则之勇、阎圃之智,此战必能替为兄驱赶蜀贼,保汉中安宁,为兄特来与贤弟誓师,壮尔军心。”我靠,这古人说的话真是费劲,其实张卫说的倒是大白话,不知我干嘛装.逼说这文言文般的话,怪难受的。
张卫和另一人听了后又是用充满惊讶的眼神看着我,额,难不成此人不是阎圃,我叫错人了?
“多谢主公。”两人停顿了会后一同说道。
靠,吓我一跳,还好没叫错人,不然真要伤了这汉中第一谋士的心了,往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仰仗阎圃的。
“主公请进,各部都尉以上的将领们都在校场等候。”阎圃说着给我让开了路。
我记得都尉是掌管两千军士,此次三万大军都尉、参军、校尉、将军向来一起得有个二十多人吧。
进入校场后确实与我猜想的不太一样,走上将台后发现人数应该有几百人,向来前面那二十几人才是都尉以上,后面的是亲兵吗?这也不能问啊,真是郁闷。
张卫与阎圃与我一同上了将台后都退到了我身后,想来是让我誓师讨逆。
“将士们,蜀中贼人刘璋,不仅枉顾道义杀吾家属,如今更是逆天而行,多次举不义之军犯我汉中,我汉中军民一心,岂容贼人猖狂?凡我汉中有识之士,请随吾弟张卫,一同诛杀逆贼,我张鲁,在汉中静候各位佳音,到那时,汉中百姓当箪食以迎王师。”历史上记载的张鲁因不奉刘璋之命招来猜忌,刘璋一怒之下杀了张鲁家属,这个话题自然要用在誓师会上。
“诛杀逆贼!诛杀逆贼!诛杀逆贼!”在我话音刚完,台下的将士们便雷声轰动的喊着。
靠,喊声不小,希望到时候上了战场,可别像刚才那群疲兵一样。
我扬了扬手,军士们即可停了下来。
“各部回去准备,明日辰时出发,直奔柴山,拿下张任人头!”我拔出了一旁张卫身上的佩剑高举向天喊道。
“拿下张任人头!拿下张任人头!拿下张任人头!。。。”
誓师会后,我嘱咐了张卫与阎圃与我一起到庭院有事商议,两人虽然不解,可还是点了点头。
府上,五斗米大殿内。
“二位此次出征,打算如何应付张任?”我坐在大殿主坐上拿着茶杯晃了晃问道。
“我以为张任远道而来,要趁其立足未稳予以迎头痛击。”张卫率先答道。
莽夫,我心中对张卫只有一个念头。
我看了一眼阎圃,示意要他回答。
“主公,张任所率的东洲军是川蜀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张将军固然骁勇无敌,可是硬碰硬只怕胜负难以预料。”阎圃慢慢说道。
难以预料,呵呵,怕是不想把话说得太难听吧。
“再者我军距柴山有遥遥三百里,长途奔袭,必选骑兵,这八千骑兵需急行军一日半方可抵达,人困马乏之际如何应敌?”说完阎圃看了看张卫。
张卫听后想反驳,却不知如何反驳。
“阎圃说的在理,依你应如何应对?”我并没有着急,因为我知道阎圃如此气定神闲必有破敌之策。
“柴山乃我汉中屏障,柴山一失,往汉中百里均是一马平川,张任的东洲军可横行无忌。但是蜀军既以入我汉中地界,粮草供给拖至数百里,一旦战事进入胶着状态,张任只能退军。”阎圃自信的说道。
阎圃的策略是根据汉中的纵深和车马运输的问题拖垮张任。这样的策略作为防守方固然不错,可是对于我而言,这只能算中策,张任是川蜀第一勇将,能征善战不说,而且是一流的统兵之才,跟超一流的名将虽然无法比拟,但是在这与刘璋的战线上而言,张任是个胜负关键的棋子,我想设法生擒,这样不仅方便以后进攻川蜀,对于眼下我军的壮大也有着较大的作用。
“阎圃之策虽妙,但却只能击退一时来犯之敌,如若要获得长久的安宁。。”我喝了杯水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要活抓张任,尽俘东洲军!”
张卫和阎圃听了我的话眼睛睁得跟铜铃般大,是觉得我在痴人说梦吗?
“主公,张任何许人也,他是川蜀上将,身经百战,要生擒此人谈何容易啊。”张卫真是个急性子。
我没有搭理张卫,而是认真的看着阎圃,阎圃看出了我的坚定,低下了头认真在思考。
不多一会便缓缓开了口:“如若要生擒张任,除非不动声色的从阳平关撤走驻守的两万军士,放张任过柴山,之后形成合围之势,聚歼张任于。。。”
“万万不可!阳平关虽是险隘,可是阳平关总共才驻扎了两万五千军士,你调走两万,马腾、袁绍、曹操这其中任何一人不趁机拿下汉中?柴山是汉中屏障,可阳平关可是汉中命脉啊,阳平关一丢,汉中就等于拱手送人你知道吗!”张卫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
哟,看来也不完全是个莽夫,这张卫还是知道阳平关的利害关系。
“公则稍安,这只是提议。”我赶紧安抚张卫。
但从阎圃的用计来看,张鲁实际能动的兵力并不多,加一起也不过5万,这可得好好想想了,靠,真是恨不能多几个智囊人物啊,要是郭嘉、荀彧、诸葛孔明、徐庶、周瑜这任何一个在我手上也好啊,还是我自己来考虑考虑吧。
冷兵器时代,几场大战役都是以火攻取胜,这也是走向热兵器时代的一个转折,此时的张任正与柴山的守军大战,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他逼进柴山之上,然后用火攻破敌呢。
“阎圃,把地图拿来,你给我详细说说柴山地势,我军应如何与之周旋。”我站起身来。
“主公请看。柴山连绵大山数十座,依在下估计其与我军柴山城中守军交战后必然不会在城中布防,柴山城易攻难守,他必然退回柴山上做休整,如此即便我军进攻则是仰攻,事倍功半。”阎圃无奈地说道。
“此山林木如何?”我激动地抓着阎圃的手问道。
“山中林木极广,值此盛夏,从补给、布防而言,柴山都可视作一座坚城,待其休整完毕后,莫说活抓张任,只怕难以匹敌了。”
“我军现有战马多少?”我继续问道。
“战马?战马倒是购买了一批,加上原有的大概有一万五千匹,可骑兵只有八千,其余的并未训练。”张卫接过话。
训练?就刚才我在营中所见的兵士,训练不训练有什么区别啊,会骑马就是骑兵了?靠!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电话啊,不然他们把前线军情一个电话就可以报给我了,我也好制订对策,现在只能赌一把了!平日里指望张任把营盘扎进山林中可能不行,但是面对张卫这种货色,张任必然轻敌,犯兵家大忌也不足为奇。再者这汉中城虽为战略重地,可如果没有像样的将领如何带出所向披靡的部队。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