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誓齐天为苍生》免费试读_今夕是何月
第一章 阴谋
地府,森罗殿。
“阎王,你出来,你来看看我俩谁是真的,谁是假的?”本来安静的大殿外,突然变得嘈杂起来。
坐在殿上正在翻看生死簿的阎罗王听出了声音的主人,连忙放下笔,与判官一起出门相迎,心中想着:“这猴头怎么会来到我冥界地府。”
“小神恭迎大圣,不知大圣来此……”阎王的话语还没落下,定睛一看,顿时楞在原地,竟然有两个孙悟空!
阎王停顿了一下,盯着眼前的两猴语无伦次的问道:“大…大圣,这…这这?”一个孙猴子就已经很难伺候了,当年闯入地府私自修改生死簿,还从东海龙宫拿走龙王的定海神针,接着跟十万天兵打了个天翻地覆,又搅黄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又大闹天宫,这些事情阎王至今都记忆犹新。突然又冒出了一个,这还得了?
其中一个孙悟空走上前去,揪着阎王的耳朵,说到:“老阎王,你看清楚了,我才是齐天大圣,这妖孽冒充我,打伤了我师父和我师弟,霸占了我的花果山,连观音菩萨、老龙王和托塔天王都被他骗了,他是假的!”
“你才是假的,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你是假的!”
两个猴头又争吵了起来,这下连阎罗王也摸不清头绪了。按理说,孙悟空是女娲娘娘补天之石吸日月之乾坤、天地之精华所化,与南天门同承一脉,普天之下,不可能有什么妖魔鬼怪能与他一模一样,除非……
阎罗王身体一激灵,霎时不敢再接着想下去。他看着因为争吵而打的不可开交的两只猴,心中似乎更是明白了什么,赶紧叫过同样傻站在旁边的判官问到:“该怎么办,有什么好主意?”
判官想了想,轻声地说:“不如叫来谛听,一听便知。”
阎王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谛听为地藏王菩萨座下神兽,可通过聆听来辨别世间万物,尤其善于听人之心声,并且谛听也算身入佛门之中。
拿定了主意,阎王连忙将两只猴子劝开,把办法也告知了他们,两只猴相互瞪了一眼,纷纷点头同意。
不一会功夫,谛听走了进来,对阎王恭敬的行了礼,阎王说到:“谛听,你能否分辨出这两位谁是真大圣,谁是假大圣?”
谛听这才注意到了站在旁边的两名孙悟空,眼睛溜溜一转,意味深长的看着阎王回答到:“我可一试。”
阎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马上让谛听去分辨一下,两名猴头也是迫不及待的跳上前来围着谛听。
谛听点头应承之后,俯身趴在地上,一只耳朵紧贴在地面,闭上了眼睛专心致志的听着。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谛听猛然睁开了眼睛,思索了一下,紧跟着站立了起来。对阎罗王说到:“我听出来了。”
阎王大喜之余,却发现了谛听面部微妙的变化,便站在原地一言不发。倒是两只猴子围着谛听问着结果。
谛听再一次闭上了眼睛,将右手作法印状放在了胸前,道:“我不敢说。”
阎王此时注视着谛听,问到:“既然你已听出了答案,为何不敢说?”
“佛法无边”
说罢,谛听消失在了众人眼前。
“什么神兽,听出了结果又不说,那叫他出来还有什么用?”其中一名猴头抱怨着。
阎王从谛听的表现及话语中确定了自己想法,定了定神,思考了一下,对着两名猴头说到:“两位大圣稍安勿躁,谛听既然说佛法无边,想必西天如来佛祖能够辨识这妖孽真身,你们不妨去一趟西天大雷音寺,让佛祖辨别真假。”
“好好好,这办法好!”其中一名猴头拍手称赞了起来。然后转过头去恶狠狠的对另一名猴头说:“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可别到了如来佛祖那里再后悔就晚了!”
另外那名猴头一脸不屑的说到:“走就走,谁怕谁?这句话应该我对你说,你这冒牌货!”
两名猴子在争吵中腾身飞了出去,阎王抬头望着越来越远的身影,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可把这两位送走了!可转过头来,阎王也是忧心忡忡,心神不宁。
西天,大雷音寺。
殿堂之上,如来佛祖端坐在莲座上,身披九彩佛光,法身巨大无比,殿堂两侧或站或坐着众佛,观音菩萨手握着净瓶杨柳站立在佛祖左侧。
霎时,两猴皆手持如意金箍棒,身穿黄金锁子甲,头戴凤翅紫金冠,脚踏藕丝步云履,一边打着一边飞到了佛祖座下。
“如来佛祖!”
“弟子参见佛祖!”
两猴一边打斗一边叫着佛祖。
佛祖微微一笑,说到:“你们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
两猴停下打斗,其中一只猴头说到:“佛祖,既然你已经知道了,就要为弟子辩明邪正,除去这妖怪!”
佛祖侧头问向观音菩萨:“观音尊者,你可知他们两个,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
观音菩萨听罢,寻眼望去,然后难堪的对如来佛祖行礼道:“弟子不能辩明。”
佛祖这才望着殿前众佛家说:“你们法力广大,能普阅周天之事,却难辨识周天之物,周天之内有五仙,天地人神鬼,有五虫,赢鳞毛羽昆,但是,有四种猴子却不在这十类之中。”
说罢,如来回眼看着殿前的两名猴头说到:“你们两个必有一个是真,一个是假,假的这个乃是六耳猕猴。”停顿了一下,佛祖继续说到:“猴儿莫急,我这就帮你收服这妖猴。”
随后,佛祖望着左边真正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抛出了带着焚天佛印的金钵。
真正的孙悟空看着佛祖的金钵飞向了自己,楞了一下,接着大声喊着“佛祖!如来佛祖!”,他想为自己辩解,可是一股强大的法力突然笼罩着他,他再不能发出一点声音。看着越来越大的金钵马上就要将自己盖在其中,他猛然回过头去望向一旁的六耳猕猴,只见六耳猕猴的脸上浮现出一阵阴险的笑容,孙悟空这才发现,殿上所有佛家都不怀好意的看着自己。
“如来老儿,你陷害我!你们都陷害我!”孙悟空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愤怒、绝望、不甘顿时涌上心头,他咆哮着,可是外界再也听不到他半点声音。
金钵将孙悟空罩在了其中,如来佛祖大手一挥,金钵又慢慢缩小,原封不动的回到了佛祖的手上。
此时的孙悟空感觉自己身处在虚无之中,周围一片漆黑,他拽着金箍棒混乱的挥舞着,意图捅开这黑暗,每一棒都使出了全力,但力量耗尽也无济于事,他丢下金箍棒,带着无与伦比的绝望愤怒和不甘,渐渐的失去了意识。
第二章 长安
贞观十九年,长安。
长安城上,一片旷世繁华的景象,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叫卖声、嬉笑声、喧闹声络绎不绝。
而此时的长安皇宫门口更是人山人海,唐太宗李世民及满朝文武百官都伫立在大门之下,似乎在迎接一个人的到来。
人海之中,一名年仅十岁的小和尚拉了一拉身旁的一名老僧问到:“师父,皇上他们在迎接谁呢?”
老僧低头看了一眼小和尚,眼神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变化,回答到:“是玄奘法师,曾受唐王之托,去往西天拜佛求经普度众生,现如今十四年过去了,他已修得正果,取得真经回来了。”
“玄奘法师?”小和尚侧着头看着师父,小脑袋里不知道又在想着什么。
“师父,那既然是西天来的得道高僧,我们作为佛家子弟是不是应该去参拜他们呢?”小和尚满脸天真的问着他的师父。
老和尚再次转过头笑呵呵的摸了一下小和尚的头,一脸的溺爱,对他说到:“悟空啊,你们总会见面的。”
这名被称为悟空的小和尚一头的雾水,不知道师父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从小跟着师父长大,甚至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从他有记忆开始,就在城南的一处破庙里生活着,庙里就只有他和师父两人,所以师父的话对他来说就是真理的存在,他索性就不再问了,睁大着眼继续向人群前方眺望着。
这时,只见有四名穿着袈裟的人从偏堂走了出来,直向李世民的方向走去,而李世民也是满脸的惊喜与期待。
“想必这就是来自西方的高僧吧!”悟空看着走在最面前的那一位想着,紧接着,他又看到了跟在后面的三人,一个满脸雷公嘴,一个肥头大耳,一个怒目圆睁,样子甚是古怪。
“师父,他们的样子为什么这么奇怪呢?”悟空问师父。
老和尚却是一言不发,看了一眼里面的四人,牵着悟空的手就往人群外面走去。
“师父,我们为什么不看了呢?”
“悟空乖,师父说过了,你和他们会有见面的那一天。”老和尚笑眯眯的牵着悟空回答道。
悟空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声,一边跟着师父走着,一边再次回过头去望着四名西天高僧,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可总是觉得似曾相识,并且内心之中五味杂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城南,破庙。
老和尚煮着斋饭,悟空提着一桶水正在擦拭着供奉神像,其中有一尊神像下面赫然刻着“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字样,他回过头看了看老和尚,放下手中抹布,一下就蹦到了老和尚身边,满脸调皮的问到:“师父,为什么你给我取的法名跟这尊齐天大圣一样呢?”
老和尚洗了洗手,在布衣上将水擦净,蹲下来两手掌着悟空的两肩说到:“悟空啊,这只是师父给你起的名讳,将来能不能成为你的法名,一切还是要看你自己啊。”
老和尚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师父老了,不可能照顾你一辈子,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你要坚强,要懂得进退。”
“我明白了,师父。”悟空嘴上回答着,其实他内心根本不明白师父说的是什么意思,更不明白师父为何突然说出这些话。
老和尚缓缓的站了起来,走向破庙的门口,一只手掌着门框,目光注视着远方,自言自语的喃语着:“十年了,他们也成佛了,或许一切也该有个公道了吧。”
接着,老和尚闭上了眼睛,继续说道:“师父,悟尘已不负所托,将悟空抚养长大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一切就只能看悟空的造化了。”
“师父?师父,您也有师父吗?”悟空不知什么时候又走到了悟尘老和尚的身旁。
“是啊,我也有师父。”
“那您的师父很厉害吗?”
悟尘看了一眼身边的悟空,思索了一会,笑到:“悟空,你不是一直吵着想要学法术吗?”
悟空一听,乐坏了!连忙附和着:“对啊!师父,我想学法术!你要教我了吗?”
“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想学法术吗?”悟尘看着满身雀跃的悟空问到。
“我要帮助苍生,我要拯救苍生!”悟空不假思索的回答。
“可现在天下太平,正处盛世年间,百姓安居乐业,苍生何需拯救?”悟尘试探性的问着悟空。
“我知道,师父,可是我总觉得这天下粉饰太平,不公不平的事也总在发生,我觉得盛世天下不应该是这样。”悟空皱着眉头回答到。
“可我们都是一介平民,如何来拯救天下?拯救天下那是皇帝的事”悟尘紧跟着说道。
“皇帝会犯错误吗?”悟空滴溜着眼睛问着悟尘。
悟尘觉得时机成熟,反问着悟空:“你觉得呢?”
悟空停顿下来,摸着脑袋思考了一下,然后目光坚决的回答到:“会!”
悟尘笑眯眯的不说话,一直看着悟空。悟空继续说道:“我知道我只是一介草民,我不知道我能干什么,但我会力所能及的替这个世间做点事!”
“好!师父没有白教你,悟空!从明天开始师父教你法术,从此以后,你的舞台将不再属于这一亩三分的破庙!而是…”
悟尘停顿了一下,看得出来,他此时此刻也是激动万分,豪情万丈,他知道这十年来,他从不教悟空法术,只让他学习心智,磨炼他的思想,终于有所成就。悟空也等着师父将话说完。
“天上,人间,地下!”
夜幕,皇宫。
“贤弟历时十四年,终于从西方取来真经,实乃我大唐百姓之福啊!”李世民坐在大殿之上,举着酒杯对唐僧敬道。
殿堂前歌舞升平,百官作乐,这是李世民在皇城里为唐僧设下的接风宴。
“陛下,这是贫僧应该做的。贫僧系出家人,不沾酒肉,还望陛下恕罪。”唐僧连忙起身回礼。
“我说师父,唐王陛下如此豪爽你就喝了吧!”猪八戒在旁边迎合着。
“八戒,不许乱语!”唐僧训斥了猪八戒之后,转身对李世民继续说到:“陛下,贫僧的徒弟乃粗莽之辈,望陛下见谅。”
李世民哈哈一笑:“无妨无妨!不知贤弟此次对行程如何安排?”
“我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已修得正果,西天如来佛祖对我们各自分封,我们此次回来,便是将这佛法真经传于我朝得以普度众生,明天一早,我们要去长安城周边的各个大小寺庙讲阅经书!”唐僧恭敬的回答到。
“也好,那就有劳贤弟了。”李世民想了一下,继续说到:“长安城周边一共有三座寺庙,除了城北大雁塔外的化生寺,城外还有一座金山寺,而城南有一座大圣寺,这座寺之前一直没有名字,也不见人去,近几年突然挂上牌匾,并且香火也旺了不少。”
“大圣寺?”唐僧楞了一下,回过头看向孙悟空,孙悟空想了一想,对唐僧说到:“师父,明天我们去看一看便知。”
唐僧眼眸中流露出了些许复杂的神情,微微点了点头。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