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海云天》——风笑声

时间:2019-05-27 02:16:37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风笑声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初入长安少年郎

“长安长安,师父他老人家常把长安挂在嘴边……这个地方真的这么好么……”

清朗的声音悠悠传出十分好听,只见一个头戴斗笠的人从远处走来。斗笠下是一个面容俊朗的少年面庞,剑眉星目英鼻直挺,眉宇间流露出一丝蓬勃英气,头顶长发梳的一丝不苟,不过依旧藏不住面上年少稚气。虽说身上粗布衣服多是补丁,但依旧洗的干干净净,穿戴整齐。

少年身材挺拔,步伐坚定,身后和腰间分别挂着两个用麻布缠紧的细长不明物体,行囊随意的扛在肩上,缓步行走于林间小径。没过多久不远处一块大石碑渐渐映入眼帘,少年二话不说快步上前,行至跟前定睛一看,果然上面赫然是两个红色的大字,长安。

“唉~师父说了,看见这个碑就代表自己已经是进了长安地界,不过要到真正的长安,还要走足足十里啊……”

英挺的眉目泄气的耸拉下来,看着自己即将饿扁的肚子一脸的无奈。

“不是说自古长安行人并肩接踵无处落脚么?哼!一看师父他老人家就是在跟我吹牛,要不是他走之前留了封信,让我来六扇门参加什么考核,小爷才不过来受这个罪呢!”

少年摘下行囊垫在地上,将背后的俩个东西放在一边,靠着石碑缓缓坐下。他伸出一只手,在屁股下面的行囊中不断摸索,不一会儿便摸出了一块玉牌和一封信。少年盯着玉牌上的老虎愣了一会,又看了看封闭的信封后难难开口。

“唉……师父他不辞而别,只给自己留了一封信,信上说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再教给自己了,让自己带着枕头下的牌子和信封,到长安城交给孟繁睿大人,见到那人后,他自然会告诉自己到底该怎么做。先不说长安城有什么地方,万一真跟师父说的一样,那才真是倒霉呢……”

少年将信封和玉牌揣进怀中,靠在石碑上闭目养神打算休息片刻再动身。但不一会儿少年便猛然睁眼,随手将一旁的东西攥在了手中迅速地匍匐在地,将耳朵紧紧地贴在地面上。

少年认真的听着响动,不一会儿紧张的神情瞬间放松,抱着神秘物品再度靠在石碑上顾自小憩。

“五匹驿站黄骠马,从马蹄声来判断应该是公干回来交差的,不是护卫就是捕快,五个人一组一水儿赶死赶投胎的架势……”

没过多久几匹骏马就从少年面前呼啸而过渐行渐远,少年睁开一只眼看着远去的背影不禁咂嘴。

“啧啧啧果真是捕快,这城里捕快穿着就是不一样……不过有匹马还真是方便啊,虽说这驿站通用的黄骠马还入不了我的眼……但是我连黄骠马的马驹都买不起啊……唉……算啦算啦不想啦,出发出发!”

另一边,疾驰中的一行人。

“老闫你也看到刚才的年轻人了吧……”

“看到了又怎么样?年轻人这么多,还是说这孩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呵,这孩子可不简单……”

“有什么不简单的,你就别卖关子了!”

“方才咱们路过的大王村,距离石碑少说也有三十里,而且是前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先不说就这一条官道,也不说路上有没有劫道的,单凭这个年龄的少年,一个人能独自走三十里路,你做得到么?”

“这……的确有点悬……哎呀不过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啊!上京赶考的穷苦书生也能做的到!”

“那好这可能没有什么,那么刚才咱们疾驰而过的时候,这孩子可有一点慌乱?”

“的确没有,那这孩子智商低也说不定啊……”

“非也非也,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个孩子可能连我们路过几个人都一清二楚……”

“怎么看出来的?难不成是先前那帮刺客的余孽?!”

“闫烈,在六扇门这么长时间了,咱能不能动点脑子?空有一身武力,真怀疑你当初是如何进入六扇门的……”

“十三这不是有你呢么,嘿嘿……快说快说怎么知道的?”

“刚才看到那孩子鞋尖处和膝盖处沾了些泥土,袖口内测和侧脸也都留有泥土的痕迹,这说明什么?”

名叫闫烈的男子瞳孔逐渐放大,瞬间想到了这个少年可能做出的动作,满脸的不敢相信。

“看来你也想到了,这孩子的侦察能力一定很强。通过地面的轻微震动就能感觉到有马匹接近,再通过贴在地面探听来判断来者的数量,看来是个非常老练的猎人……而且,如果我猜的不错,他可能连我们的职业都判断了出来……”

“这又怎么说,光听马蹄声,怎么可能判断出我们的职业呢!”

“第一,这孩子看见我们的时候没有慌乱没有逃跑,这就证明他知道我们一定不会对一般平民甚至路人出手,更不是那些惨无人道见人就杀的绿林盗匪。

第二,就是在咱们路过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令我很不舒服的勾唇动作,而在这个笑容中仿佛就像自己一切都已经被看透一般,简直就是在告诉我们,果然不出我所料……”

“哎呀,这孩子不来六扇门做捕快真是可惜了,就凭你陆十三的教导,估计没几年就会名声大噪。”

“我也没说……这孩子不是来考捕快的啊……。”陆十三挂着神秘的微笑,回头看向身后的闫烈。

“你是说……”

“呵……这个年岁,再加上这个时间,再加上如此出色的侦察素养……一定是被某个高人调教过的苗子……所以……”

“所以说……这孩子必然会加入今年六扇门的捕快考核!”

“呵呵,正是如此。”

“唉,如果说那孩子是猴精,你陆十三就是一只狐狸,活狐狸,活成人精的老狐狸……”

“要不然我为什么会是主考,而你只是个武考呢……驾!”

“陆十三!你这么说就过分了啊……你慢点!你站住!老陆!驾……”

……

“这……也忒大了吧!”

少年看着眼前仗高城墙和巨大城门惊得嘴巴合不拢,脑海中不断的回荡着和师父在一起练功时的某个片段……

“师父,您老说长安这好,长安那好,那您告诉我长安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乖徒弟,你没见过真正的长安,如今长安具体是什么样子,为师很多年没去了也形容不出来,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为师的话,当你看到一个围墙修的奇高无比的地主大院时就证明你走对了……

因为……那就是长安”

“这还……真是一个围墙高到夸张的地主大院啊!!!”

第二章 乱世风云起龙渊

少年在原地驻足了不知多长时间,才渐渐的将激动的心情稍作收拾。他快步的向着城门里面走去,但直接被守门的护卫拦了下来。

“站住站住!哪里来的野小子这么横冲直撞?去去去那边排队去!”

少年抬眼,快速的打量了一下这个长的和蟋蟀有些相似的门卫,瞬间陪起了笑脸。

“大哥,看您相貌堂堂衣着整洁,想必一定是身居要职,您能给小弟讲讲为什么现在长安城连个小孩子都拦?”

“看你小子挺莽撞,没想到还有几分细心,知道官爷我身居要职,不错不错!”

少年不好意思的笑笑,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尴尬的汗水。

“这是应该的,在我们村里我是最会识人的,像大哥这种人未来必然官运亨通,像我这种初来乍到的新人,还得靠着像大哥你这样资历深有经验的人帮衬。”

“嗯,你小子看起来就挺有灵性,很对大哥我胃口,哈哈哈哈!这样吧你去那边城墙的阴凉下休息休息,等大哥我一会儿换岗带你进城,给你讲讲这长安近些天来发生的大小事情。”

“得嘞!那小弟我就在此多谢大哥了!”

说完浅浅对着门卫点了下头,就跑到一旁的阴凉处休息去了。

“陈达,刚刚那小子谁啊?”

“我的一个远房表亲,进城来看我,一会儿我带他进去就行!”

“哦,这样啊,既然他是你的亲戚我就放心了,最近这长安城命令戒严,你可要检查清楚才能放进去,还有千万不能放带武器的!”

“哎呦,余四你烦不烦絮絮叨叨的,都说了是一个远房亲戚,这交代了什么我能不知道?!好好查你的人吧!”

陈达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依旧没把这个少年放在眼里:“哼,一个孩子能干出什么事儿,估计连我的小臂都掰不动……”心里这么想着,还不忘晃动一下瘦如竹竿的小臂,一脸的不屑。

于此同时乘凉中的少年目光越过了陈达,上下打量着这个叫做余四的人,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很憨厚也很胆小,但是绝对不像陈达这么简单易懂,因为在余四说话的时候,他发现了余四眼底的慌乱,而且方才这番话的语气更像是在跟他自己说一样。

略微思索了一番后,即没有什么前因后果,也找不出什么蛛丝马迹,索性不在继续费神,眼睛在过往的人群中扫视起来。

不看到好一看反而觉得事情越来越不对,陈达很认真的检查着自己这列的每一个人,而反观余四那边却有些不同。

余四检查的力度有强有弱,甚至有些时候只是走个过场,这让少年皱起了眉头。再看这些不经检查就被放过去的人,外表看似与一般常人相差无几,但的确有那么几个人的步伐沉似磐石身形稳健。此时如有会功夫的人,一看便知这些都是练家子。

余四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他连忙往少年坐着的方向看去,却发现此时的少年已经把头上的斗笠盖在了脸上安然熟睡,左右在巡视一番后,发现并没什么异状后才收回视线继续放人。

“看来这个胖子的确不像外表看上去这么简单,起码他的敏锐程度要高出那个蟋蟀不少。”

时间转瞬即逝,一晃眼便已经是正午时分。

“你小子等急了吧?”

“没有没有,耽误陈大哥休息应该是我赔不是在对!陈大哥这是换完岗了?”

“是啊正午刚换过岗这不就过来了么,不过也没什么大事,一直到黄昏前都是我的休息时间,行了快跟我进去吧”

“谢谢陈大哥,诶,对了!陈大哥大哥这个门洞上面挂着一个红色的牌子,那是什么东西?”

“那是戒严令,一看你小子就是第一次进城,连戒严令都不知道,不过你也是挺细心的,第一次进城就发现这个东西。”

“那大哥,为什么要挂这个牌子啊?”

“当然是告诉即将进城的人,现在长安城的状态啊。

戒严令总共有三种,最末为白色,看见高挂白色牌子就证明现在城中相安无事,自由进出即可。

中档次为红色,也就是长安城现在的状态,禁止携带任何兵刃入内,全天候街上都有巡守和暗探,这种戒严模式只会在城中即将举行大型祭典,科举考试,大型选拔或者处决朝廷要犯的时候。

第三档是紫色,但是紫色戒严这种情况已经很久没出现过了……”

“紫色戒严?那是什么很厉害么?”

“当然厉害!如果要追溯紫色戒严令,那得从十五年前发生的那件事开始说起了。那时候大哥我还是城防营的一名杂役,当时的长安城中有一家相当威风的江湖势力‘龙渊镖局’。之所以敢用龙字做牌头,是因为这个龙字是当今皇帝所赐。

龙渊镖局’在江湖中的口碑相当的不错,之所以被圣上赐字,也是因为押运的皇纲从未出现过任何的差错。而且据我所知‘龙渊镖局’是唯一一个行过九山十八寨镖旗不倒,鸣锣通告的镖局。”

“这么厉害的镖局,总镖头一定相当了不起吧。”

“那可是我年少时的偶像,百步神风陈青驰,一套波风刀法所向披靡,不管内功外功那都是在江湖上数一数二的人物了,排行更是在四大高手之列!”

“四大高手?还有这么厉害的排名么?他们都是谁?”

“你小子什么都不知道还敢出来闯江湖,也真是了不起了……走走走看你这穷酸样子,我先带你吃点东西……“

“谢谢陈大哥,小弟确实盘缠用光了,肚子早就饿瘪了……”

“哼……那也别指望我请你吃好的,你大哥我拉家带口,身上的钱也紧的很……”

“那是那是,等小弟发达了一定请陈大哥吃一顿好的!”

“呵……那就等你发达了吧。”

陈达带着少年,在长安繁华的街道上走着,少年左看右看不时地问这问那。陈达看见这么有朝气的小伙子感觉也非常不错,乐此不疲的向他做着讲解。走了一会儿,二人便来到了一个看似简陋的小竹楼前,这个竹楼的建筑风格,与整个繁华的长安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这牌匾上的字写的却苍劲有力。

“竹叶轩?这还真的是……”

“怎么?看不上?可别小瞧这家小馆,这家小馆的菜色虽然简单了点儿,但是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陈大哥言重了,小弟对于吃饭绝对不会做任何评判,从来都是有饭就吃绝不挑食。”

“呵呵,你小子……小二!老五样儿!在给这个孩子上三个馒头!”

“呃……陈大哥……能不能来五个馒头,三个可能不太够……”

“看你瘦瘦小小的没想到还挺能吃,小二再加两个馒头!”

“师父说我现在需要长身体……”

“行啦行啦现在人少了我给你继续讲。”

少年拿起一旁的茶壶,给陈达倒了一杯水,递到其面前,陈达满意的点点头,将杯子里的水一饮而尽继续说道。

“这四大高手的称号分别是风、虎、寒、佛。风自然就是陈青驰方大镖头;而虎则是我朝的护国大元帅,虎啸绝枪薛玉衡;寒则是现如今号令江湖的武林盟主白衣卧龙风易寒。

前三个说完了,这第四个可是一个连提了名字都要颤抖的大人物啊……”

“为什么?难道他不是人?!”

“你小子这脑袋瓜里装的都是什么?怎么可能不是人呢?这位佛爷可是曾经离捕神称号最为接近的人物,一身刀法精湛,剿灭的匪患缉拿的恶徒侦破的大案数不胜数,圣上信其才能赐其一把九环金刀,并称其为正义的化身。自此这位佛爷在江湖之上,人颂外号金刀大佛蔡延庆。只不过血玉惊蛰之后,这位便消声觅集了,很多人都在传言,血玉惊蛰当晚的灭门惨案凶手就是他,不过官府没有证据,这桩血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血玉惊蛰?血案?”

“嗯……这便是我一开始想说的十五年前发生的大事,长安城中的紫色戒严,震惊江湖的龙渊镖局灭门惨案……

传闻当年,陈镖头押了不该押的东西……以至于招来了杀身之祸,被押送的镖也不翼而飞。长安城中所有镖局的人,一夜直接被人尽数杀了一个干净,血腥之气弥漫了半个长安七日之久……真是相当惨烈。”

“总镖头这么强,还有他打不过的人?”

“这江湖之大水之深,无名强者多如牛毛,而且动手之前有没有遭到暗算,这谁又能知道呢?当晚过后整个长安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薛家被罚发配边关,原因是护卫皇城不当,如果是皇宫出事责任由谁来担……但又念薛家人功高盖顶,所以不予严惩。但是人都看的出来,这事情的发生与结束,跟满门忠良的薛家没有半分的关系,无非就是可恨的利益熏心。

不过……这薛家的事情还不算最惨,人家好歹远离了朝堂,到了边关发展。薛家去了边关以后从那边也频繁的传来捷报,这百姓之中这薛家的威望不减反增。而最惨的就当数当属孟繁睿孟大人了……”

“孟繁睿?孟大人?!他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你小子认识孟大人?”

“不不不,我不认识孟大人,我只是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吓我一跳,看你小子着急的样子,我以为你是孟大人的什么人呢。孟大人乃当朝一品,怎么可能认识你这个毛头小子……”

“嘿嘿……陈大哥,你继续……”

“惊蛰第二天薛家被发配后,当晚发生了一件更为诡异的事。

孟大人的妹妹孟氏当夜里诞下一子,本该是大凶过后大吉降临,但谁料当晚却阴风狂作电闪雷鸣,熟睡在襁褓中的小皇子身上居然泛起了蓝色的火光,而且这火光越来越亮,照的人睁不开眼。

白光消失后大殿恢复了原样,众人连忙过去查看,却发现襁褓中哪还有小皇子的踪影,只剩下一块被火烧烂的破布。

皇后扬言孟氏是地府妖女,是鬼妇。孩子出生于地上无法存活自燃而亡,虽然皇帝百般不信,孟大人也要严查此事。但事情已经传入民间,流言蜚语四起。皇帝深知在这样下去朝纲定会不稳,所以做出最大让步,将孟氏打入冷宫。

孟氏被打入冷宫后,孟大人在朝中的位置也是一落千丈。纵使有皇帝和其忠党为其撑腰,也不复以往地位。但也不得不说孟大人近两年又有起势的意思,那靠的真是忠贤二字与自己的本事啊……”

“这个孟大人能够坚持到现在也是真的了不起啊。”

“这便是当年的紫色戒严,一定是城中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件才会出令,到了那时就真的是城里的人出不来,城外的人进不去,而且还要持续四个月之久……”

“除了紫色戒严令,就没有更高的了么?”

“其实相传在类似长安这种大城中,还真的有比紫色戒严令更高的。”

“哦哦哦?那是什么?发生了什么才会用这个更高的戒严令呢?”

“我怎么知道,我也只是听老辈儿的人说过……行啦行啦,吃饭吃饭给你讲了这么多饿死老子了……”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