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宏图(688066)机构调研与投资者问答精选(2020年03月06日)

时间:2020-04-01 11:40:39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编辑部   来源:游戏王国   立即下载

原标题:航天宏图(688066)机构调研与投资者问答精选(2020年03月06日)

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航天宏图成立于2008年,目前已经成立发展了近12年,是国内遥感应用的引领者和北斗卫星核心系统的开发商,基于自主研发的PIE遥感软件平台,面向政府和军队及商业机构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

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经打造了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IE的1.0版本,截止到2019年,整个软件产品已经发展到了6.0版本。我们参与了国家的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专项,实现了软件产品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在国民经济的十几个行业和一些相关的军队单位的应用和解决方案的提供。

2019年,我们公司整体上人员规模大概有1200多人,并形成一院四中心的研发体系,主要研发在北京,同时我们在高校比较多的南京、西安、成都、武汉4个地方建立了研发中心。同时我们从2016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完善公司的营销体系,目前已经在国内的31个主要的省市都建立了我们的营销网络和办事处。在2016年启动军改以后,公司也接纳了军转的科技干部,大概截止到目前有100多人,我们现在拥有69名博士和大概近400名硕士的研发队伍。所以整个我们行业服务还是一个以技术和研发驱动的科技型企业。

第二部分、2019年经营情况介绍

一、公司商业模式与业务

主要分为以下两块

(一)To G业务,为政府和军队提供软件产品和相关解决方案,占公司收入比例80%~90%。

客户群体主要分为民和军。民方面主要是向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海洋水利相关专业部门提供遥感北斗融合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占公司收入60%~80%。军方面主要围绕情报、战场环境的保障以及太空安全相关领域提供信息化系统建设服务,占公司收入20%~30%。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1.自然资源方面利用遥感提供动态监测和更新的遥感影像处理分析系统,帮助客户快速发现国土空间或自然资源要素的变化情况。例如公司在2018年、2019年通过人工智能与遥感技术帮助自然资源部相关单位开展国土整治工作。

2.应急管理方面,由于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以及相关自然资源预警工程的推动,形成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3.海洋、气象、水利方面,通过风云卫星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为气象预报提供云图等相关内容。

(二).To B业务,遥感云服务:

相关业务与客户数量较快增长,从2018年底的2个客户几百万订单到2019年约30个客户近2000万订单,相信未来还会有较为可观的增长。

二、公司人力资源情况

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公司不断吸纳军队技术骨干,近两年军队专家比例不断增长

2.公司2016年~2018年不断开展营销网点的建设,从2016年的4~5个网点到现在覆盖全国31个省。北京地区以外销售体量从2016年的4000~5000万增长到2019年2个多亿。

3.后备干部培养,公司启动85100计划,将100名优秀人才引入公司管理与技术团队,使公司保持新鲜血液。

4.内部成本控制和绩效改革,公司上市后引进的华为IPD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公司利润。公司人数从2018年1136人增加100人到2019年的1240多人,在人员规模控制增速的同时,收入增加了40%。

三、公司核心优势

1.由于国家相关民用设施不断建设完毕,民用市场空间将有很大的开放,公司订单量两三年内有望得到可观增加。

2.公司在民军相关时间节点卡位很好,再加上公司营销网点的完善使公司在未来公司不断推广时拥有较高的效率与收入。

3.公司通过引进的华为IPD与自身人才建设,控员增效,提高产出比与利润。

4.公司拥有朝气蓬勃的人员团队。公司高管人员大多是70年代出生,中层大多是80年代出生,人员构成相对年轻,使公司能走得更远。

四、公司2019年披露业绩情况

公司2019收入同比增长43%,在气象海洋等优势行业保持50%-60%较高增速,在自然资源应急减灾等重点行业上有所突破,有100%以上的增速。一方面国家2015年~2025年空间基础建设的规划第一期完成带来业务增量,北斗三号卫星组网建成以及商业卫星的发展,催生了更多的典型的行业应用。另一方面,十三五尾期的翘尾效应使国家加大卫星产业政府与军队的投入。另外,随着国家部委级遥感监测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催生了更多省市地方业务遥感需求。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9%没有收入增长快主要是因为公司对技术和人才的大力投入。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从2018年11%增长到2018年14%,绝对金额同比增长70%以上。投入方向具体包括PIE上云,PIEAI智能遥感算法先进性和样本库,数据源的适配,人才引进,各大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等。

五、公司品牌推广情况

在品牌推广方面,2019年公司开展了PIE开发大赛吸引100多只参赛队,发展遥感可持续发展生态圈。另外,公司积极参加了100多个展会。除此之外191场PIE技术软件产品进校园与教材的活动为未来盈利和人才建立基础。

第三部分、提问与回答环节

1、公司和华为合作的具体情况和进展是怎样的?

答:一是开展PIE和华为鲲鹏系统的兼容测试,入选华为第一批鲲鹏生态供应商。二是上云服务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上云后为公司SaaS平台提供用户和销售渠道。

2、公司具体民用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答:民方面:自然资源,泰伯网预测自然资源遥感在国土空间规划和管制有400~500亿的市场空间,国家自然资源部需要通过遥感手段了解国土相关要素变化和动态趋势,为后续相关检查与管制的工作提供支持。

应急管理,聚焦自然灾害。未来几年国家要投资上千亿建设自然灾害预警工程,包括灾害风险普查专项建设等,牵引拉动行业需求,为公司订单量提供保障。

气象、海洋和水利方面,公司风云卫星以及相关大型高性能装备与软件的采购比较多,后期的投入也会继续加大。海洋方面,国家投资上千亿开展智慧海洋的建设,为公司提供很大的增长空间。

军方面,今年十三五翘尾相应使军队招标频率和额度上升,为公司提供很好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北斗三号组网完毕要开设行业内示范利用,为公司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销售提供增量。

3、气象国土应用在各省份的地推节奏和开展进度?

答:气象主要分以下三条线进行推广:(1)传统遥感线:在风云卫星建设中,公司除了参与国家级数据中心的建设外,因地制宜地开展省级应用示范工程,各个省陆续会有订单。在风云3号上一批建设中,公司已完成一个国家级31省级全覆盖,今年将开启风云3号新批次的建设,将升级换代已建好的设施以适配风云3号更多的芯元和更好的传感器。

(2)气象大数据平台:国家级和省级气象局数据库将用新的大数据平台和体制改造原有数据库。公司经过三期建设已在国家级做了很好的示范和标杆。2019年公司在内蒙、安徽等4个试点实现全覆盖,今年将逐步开展其他省局开展订单覆盖,省局投资体量多的可达1000万,少的有500万~600万,为公司订单持续增加提供保障。

(3)气象预告:通过融合公司遥感信息资料包括地面观测站网,实现天气预报。这一方面公司将与航空、电力、电网公司建立合作。

4、公司和空间互联网有什么结合?

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卫星互联网建设后,新的通信容量和体量将会增加,在这个背景下地面上各个行业会不断开展典型应用,应用场景将不断增加。公司未来可能为参与下游版块的示范工程项目。(2)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卫星发射频次的变高,低轨道资源逐渐变拥挤,卫星和卫星以及空间碎片碰撞概率将增加。公司最近参与了空间碎片监测与航天器规避预警的大型专项并签订了相关合同,未来公司未来可持续提供碎片监测和服务方案。

5、公司业绩快报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07亿,同比增长43%,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的原因?

答:从行业角度看,一是随着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5-2025)加速落地,北斗三号卫星工程的系统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在轨的遥感卫星星座和北斗星座提供的稳定持续的数据源,所以加速催生了更多的典型行业应用(以自然资源、气象海洋、应急管理、军队应用为代表),未来随着卫星应用产业进入成熟期;二是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军队体制改革的逐步完成,十三五建设的翘尾效应,2019年及2020年卫星应用产业的政府及军队的投资持续增加,订单的单体金额也逐步在放量;三是随着部委级国家级遥感监测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对全国的监管手段更及时有效,所以加速催化了省市一级地方的业务需求,并逐步在放量增加。

从公司收入结构看,2019年收入结构呈几个特点,一是从收入分类结构,公司系统设计开发收入中,行业应用系统收入大幅增加,从2018年的收入占比35%增加到2019年的59%,说明国家在卫星应用行业的投资已经从可研和设计阶段,大量项目开始落地实施,所以我们咨询设计收入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收入占比大幅降低;二是从收入区域看,2019年公司北京以外的地方区域收入大幅增加,从2018年的1个亿,增长到2019年的2个多亿,占收入比也从20%增加到近40%,表明地方性的行业需求的在不断扩展,也说明公司从2017年—2018年逐步建立的地方营销体系开始形成效益,同时也表明公司制定的以国家级平台为牵引,将成熟产品线复制拓展到省市一级的发展战略逐步落地;三是从收入的行业分类看,公司的优势行业继续保持持续增长,重点行业形成突破,减灾应急测绘行业增长较快;四是从收入的商业模式上看,在TO G的合同和收入放量的同时,公司从2018年开始下半年开始拓展TO B业务,遥感SaaS业务增势明显,客户数从2018年的2个到今年1月的近30个,合同金额也从2018年的百万级,增加到2019年累计到今年1月的近2000万,毛利率近70%,这个增长仅仅集中在我们三个SaaS产品上(大气环境监测平台、火情卫星监测服务平台,风景农业监测平台),未来公司也会继续加大这个方向的研发投入和销售推广,以期在未来公司的收入利润增长中起到更大。

6、公司业绩快报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200万,同比增长了29%,期间费用占比和同期基本持平的原因?

答:公司从长期发展战略考虑,加大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投入:

(1)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公司的核心技术壁垒和护城河,2019年研发费占收入比从去年同期的11%提升到14%,投入金额同比增长了70%以上。在核心产品研发方面,一是持续进行PIE-cloud的研发,将PIE产品上云,并逐步推出行业SaaS产品;二是加大PIE-AI的研发投入,提升遥感智能解译的算法先进性和样本库,逐步开展产品化应用;三是加强产品对不同数据源适配,包括19年新发的高分系列卫星的光谱、SAR(雷达)数据,高景卫星的相关数据源;从人员和技术储备上,公司19年加强了高水平研发人员的引进,同时积极和国内主要高校合作,加快遥感技术的产学研转换速度;

(2)PIE品牌推广上,一是公司组织了有全国150多支队伍,80多家高校和行业企业参加的PIE二次开发大赛,一起在PIE平台基础上建立未来可持续的遥感生态圈;二是参加了国内外行业展会100多场,并作为唯一一家企业代表在GEO国际对地观测组织会议上发言并推出我们PIE产品;三是举办了PIE进校园、进教材的活动,并举办了100多场PIE软件培训,为未来PIE产品推广和应用提供雄厚基础。

(3)从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上,一方面继续在国家重大专项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延续传统优势,发挥重要作用,单个订单规模也逐步增大,另外在军队方面,公司从参研单位,有些项目已经开始做总体单位;另一方面,利用公司参与国家部委级平台建设和咨询设计的先发优势,将成熟的产品线推广到有业务需求的省市一级;第三,继续加大公司已经获得突破的遥感SAAS平台的客户范围和服务内容。以上的战略落地,地方分支机构的成立、组件队伍、拓展业务是必要程序,所以公司19年还是持续加大了地方分支机构的售前售后技术人员投入、营销系统建设的投入,宣传推广的投入。

(4)从管理的投入上看,一方面公司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引入以集成产品研发IPD为核心的增量绩效改革。IPD最早是由华为引到国内,最早是IBM、普华永道在国外做的,通过建立共享的货架和通过产品线的梳理,能够达到控员增效,逐步在2020年和2021年实施完成,起到提高公司产品化程度,提高人均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公司逐步开展未来管理人才的梯队建设,从2019年开始开展85100计划,就是从公司内部挑选100名85后的人才,经过公司的重点培养锻炼,未来2到3年内能够有一部分进入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发挥中建力量,为公司未来发展增加组织活力;第三是公司加强了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程度,项目全流程周期建立了实时监控、预警、红绿报警制度的项目管理程序,为项目进度的监控,及时完成评审验收、及时催款收款提供了技术保障。

7、卫星SaaS业务的进展和发展规划?

国内遥感服务买单的主要是政府和部队,未来随着数据的稳定和精度的提升,B端业务场景在2018年开始推广,预计每年保持50%-100%以上增长,在2-3年之后进入一个爆发期。

8、关于产业链情况的介绍?

答:公司主要从事地面测控站系统建设以及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二十一世纪主要参与卫星制造和运维,结合国家订单进行数据销售。中科星图是从军方往民用去转,体量上来看军队占比较高上,而航天宏图的民用占比较高,在几个主要行业应用都有拓展。

9、第四季度收入负增长的原因?项目制订单一般确认周期?应收账款的情况?

答:去年收入结构上,2018年第四季度有几个大的涉军设计项目(可研初设)。2018年设计占比较高,咨询设计周期比较,短基本在一年以内,2018年第四季度确认比较多,大约1.6-1.7亿。2019年开发性的收入转向主流,从以前的35%到了59%,回款周期在0.5年-1年半。2019年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催款,叠加2018年系统开发订单在2019年前三季度集中确认,相信未来会趋于平滑。现金流方面,由于政府和部队客户性质原因,审批周期比较长,而且承担的项目都是重大专项的一部分,立项签订回款都是根据国家统一的大专项来定,另外就是受到军改和大部制改革影响,造成前期现金流和应收款比较大。目前军改完成,这是个利好,另外我们也会在合同里增加首付款比例,和完成节点的付款比例。2019年开始从销售和业绩考核上,转向现金流导向,管理水平和大环境都在改善,现金流和应收账款预计在2020年有较大改善。研发投入也会趋于稳定,销售渠道也基本建立,人员增速也会控制,目标在2020年实现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同步。

10、气象海洋国土环保等四大行业及其他行业增长的预期?

答:气象和海洋,国家投入高保持,也是公司优势领域。但未来国家更多会转向自然资源和应急管理,也是国内公司装点突破的领域,整体投入达到几百亿的规模。另外军方投入也存在翘尾效应,2020年1月已经公示中标了较大的涉军订单,也说明军方订单在逐步放量。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调研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媒体采访和投资者调研接待办法》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附:活动信息表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安信证券陈艳梅、张傲、汪隆贝溢投资董亚光

晨燕资产闫宫道远投资高波

电科投资陈鑫顶天投资张超

东方基金韩冰国泰元鑫资产 康健

国投安信期货于刚海富通基金于晨阳

和聚投资石磊华夏基金孙逸骏

金信发基金 夏坤 金元证券汪敬波

玖鹏资产窦金虎龙全投资邢曾岛

浦银安盛基金黄星林秋阳投资郑杰

睿郡资产王宁睿扬投资屈霞

上海景领投资 冯君 世纪证券顾少华

途灵资产管理 赵子峰 万吨资产王海雨

循远资产刘勇衍航投资王辉

银河基金王一、田萌元昊投资柴逸飞

长信基金沈佳中植资本龚琛

永安信邦孟庆锋金库资本姚炳峰

国金证券资管吴强益菁汇资产蒋弈非

征金资本蔡硕

时间 2020年3月6日15:00
地点 航天宏图(688066)电话会议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副总经理:廖通逵

董事会秘书:王军

日期 2020年3月5日-2020年3月31日

(此稿由证券时报e公司写稿机器人“快手小e”完成。)游戏网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