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猫腻 微软VR具体规格分析

时间:2020-04-03 19:01:29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   来源:   立即下载

  微软一直想要降低PCVR的入门门槛已经算不上什么秘密了,他们最近公布的微软VR和WindowsHolographic就准备通过削减PCVR的硬件性能要求(最低i5-7200U核显即可)、提供价格适中的有线连接VR头显、用内置式位置追踪代替昂贵的外置追踪方案等手段实现这个目的。根据外媒Tom'sHardware的消息,现在已经公布这些头显设备的具体规格标准了。微软VR将会有两个不同等级:“主流头显(低端)”和“高端设备”。  

  两种规格的设备在很多方面都不尽相同,它们在屏幕(包括刷新率、分辨率和材质),音频(有无内置耳机),接口(USB和HDMI),数据线以及控制器(手柄VS运动追踪控制器)都不相同。根据介绍,入门级的设备将由制造,它在分辨率方面与现在主流的Vive和Rift相同,单眼1200*1080,但其刷新率只有60Hz,与移动VR的GearVR和Daydream相同。并且低端产品将会使用LCD显示屏。  

  关于这一点,尽管理想的VR设备应该使用低余晖的AMOLED屏,但我们知道现在也已经出现专为VR优化的高速液晶面板(扩展:JDI发布VR专用液晶面板),只是我们不能保证这个设备使用的就是这种面板。另一方面,高端产品则使用刷新率90Hz甚至120Hz的OLED面板,其分辨率为1440*1440(刚发布的号称3K屏的VR一体机就是这个分辨率)。我们知道微软VR另一大特色就是使用内置式位置追踪取代Vive那种Lighthouse系统,优点是设置简单,理论追踪范围无限(微软标榜为“世界级VR”),但是追踪精度实际上较差,当我们做出快速的突然动作也许会产生画面抖动现象。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微软实际上在这方面有点闪烁其词,他们表示所有设备(不管低端高端)都会带有传感器,而内置式位置追踪所说的传感器指的是摄像头(用来进行SLAM,检测位置)和IMU(惯性测量单元,检测转动),微软在说明时却只提到了IMU。所以我们并不能排除低端设备实际上没有位置追踪能力的可能性(如果真是这样,只能说微软VR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微软对设备的视场角也没有明示,不过考虑到设备分辨率,估计至少在96度以上。  

  其他方面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低端设备的输入装置是普通游戏手柄,而高端设备则是3自由度或6自由度控制器(3自由度是Daydream那种只具备IMU的控制器,而6自由度就是Vive使用的那种)。在这方面,Tom'sHardware列出了一个详细的对比列表:微软将入门款VR设备的价格定为299美元,而配置更高的设备则没有明示,说明这些设备可能有多种规格和多种价位(无上限)。最后,所有这些设备都采用数据线连接,这方面我们当然认为微软是出于成本考虑,毕竟数据线对VR体验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采用无线方案的成本却会大增(当然有数据线的存在,“世界级VR”也只是PPT功能罢了)。  

  就目前而言,微软VR还具有多个不确定因素,我们也不能确定它是否真的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VR设备,但不管怎么说,再过几周的CES2017大会上,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当打雪仗游戏以虚拟现实(VR)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时,不得不感慨科技的强大,《MerrySnowballs》​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