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大餐企抗疫社会责任表现[一]之味千拉面
原标题:盘点十大餐企抗疫社会责任表现[一]之味千拉面
配图
年入25亿捐赠信息不详 食安隐患频发?
近日,中国食品报餐饮事业部梳理了多家餐饮企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的社会责任表现。在这些企业当中,有的是街边小店,为抗击疫情,甘愿挺身而出捐出全年营收;也有市值过千亿,门店上千家,仅捐赠百万元的大型餐企。今天,就为大家公布众多餐企中,捐赠信息不详而又频出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家企业——味千拉面。
- 捐赠信息不详
作为国内主打日式拉面的知名餐饮企业,2007年3月,味千中国(00538-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并以内地为主营业务基地的快速休闲连锁餐厅经营商。截至2018年5月底,其连锁餐厅网络遍布中国120个主要城市的商业地段,在北上广深等地区设有708家分店。
在前不久味千拉面公布的2019年财报中,可以看到2019年公司总营收25.65亿元,同比增长7.9%。关于门店数量方面,截至去年年底,该集团共拥有连锁餐厅799间。
配图
然而,作为国内知名餐饮企业,且为首家在香港上市并以内地为主营地区的餐饮企业,抗击疫情期间,味千拉面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显得格外低调,中国食品报记者在网上公开的报道中,并未搜到与其相关的任何捐赠信息。
今天下午,记者致电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想要进一步了解其在抗击疫情时的相关事宜,对方表示不清楚具体情况,会有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随后,记者在味千中国官方网站浏览时也未发现任何关于疫情期间的捐助信息及社会责任表现。
- 口碑差 频出食品安全问题
自1996年成立以来,味千中国凭借其拉面产品,以及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经营优势,成功在中国建立家喻户晓的品牌,并不断快速成长,但其近几年的财报显示,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味千中国发布的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2020年前3月,快速休闲餐厅业务的同店销售增长率同比下降56.4%;快速休闲餐厅业务销售同比下降54.1%。
同店销售增长率大幅下滑,或许和味千拉面较差的口碑有关系。在某外卖平台上,北京地区的味千拉面评分大多在4.0分左右,食客普遍反映“不划算,又难吃”,有消费者留言表示,在盛鸡翅的包装盒里有一根头发,还有消费者表示在其点的青菜里,发现一条虫子。
消费者留言
消费者留言
而早在2011年,有媒体报道称,以“正宗日式”“大骨熬汤”为卖点的味千拉面实际汤底是用汤粉、汤料调制出来,每碗成本仅几毛钱。消息被证实后,味千拉面品牌形象一落千丈,营收业绩损失惨重。业内人士对此评价道,“骨汤门”让消费者对味千拉面失去信心。
中国食品报曾报道,2019年12月,暗访人员对味千拉面北京地区四家门店调查发现,部分员工在洗碗池内洗衣服、煮面机内煮桃吃等违反餐饮操作规范的行为。而味千拉面官方的回复也只是表示“餐厅在制作员工餐时会使用煮面机煮制面食”,并未对具体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解释。
记者暗访拍摄到的违反餐饮操作规范的行为画面。
不仅如此,味千拉面还多次因存在卫生隐患被相关部门处罚。2019年12月18日,重庆味千餐饮文化有限公司厦门厦禾路分店的汤盅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2018年11月8日,味千拉面老沪闵路店(上海领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老沪闵路分店)炒饭碗、饭碗、小食盘的大肠菌群指标不合格。此外,较高的价格也令不少消费者对其望而止步,对于疫情期间收入下降的消费者来说,味千拉面并不是其最佳的选择。
- 前景渺茫 首季复工率远低于行业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新冠疫情下3月中国餐饮业生存现状报告》,3月全国餐饮行业复工率达77.84%。而味千中国3月61.58%的复工率,较行业平均复工率低了16个百分点。
味千恢复营业。
对此,味千中国表示主要由于市场气氛,部分餐厅仍未以正常产能营运。根据味千中国微信公众号,截止3月29日,味千中国已营业的门店为492间。值得注意的是,按照2019年底拥有799间总门店算,味千中国截止3月29日的恢复营业门店占比仅为61.58%。换言之,味千中国在3月底仍有约40%的门店还处于暂停营业状态。
直到目前,味千中国仍有较多门店未能恢复营业,而对部分门店选择了谨慎的恢复营业时间表。所以,尽管那些热爱吃味千拉面的回头客网友有不少,但是疫情下面对餐饮这个大市场,味千拉面对消费群体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强,对味千拉面的报复性消费群体还是少数。
虽然疫情给餐饮行业带来重创,但仍有不少餐企挺身而出,捐款捐物甚至深入疫区抗击疫情,让我们看到了餐饮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然而,作为一家年营收25.65亿元的上市公司,味千拉面未公开其在抗击疫情时的社会责任表现,是低调还是逃避?
(中国食品报餐饮事业部)游戏网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