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和硬盘的那点事?涨价咋回事

时间:2017-02-22 23:12:01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   来源:   立即下载

在经历了双⑩①的洗劫之后,大家的双手不知道剁了几只呢?不过之后还有月底的美国双⑩①:黑色星期⑤在等着大家。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几样东西即使是在双⑩①期间的价格仍然高高在上,从白菜变成了金菜。没错说的就是目前的内存和硬盘,今天硬件课堂就来说说内存和硬盘这两兄弟。咳咳,由于真白老师临时有点事,因此编委会们决定让雷姆雷老师来上这堂课,今天的这堂课叫做历史课更加准确。

内存和硬盘的那点事?涨价咋回事

从白菜到金菜:全是上游厂商干的

话说内存这玩意儿,说贵不贵,但是说便宜也不便宜,尤其是现在这个点上,随着曾经的机皇夭折之后,这内存的价格是扶摇直上。以前的白菜现在全都变成金菜了,①⓪⓪多,②⓪⓪多的内存现在通通②⑨⑧ · ③⑨⑧甚至④⑤⑧.可以说整整翻了①倍,让很多想要现在装机的用户不得不降低自己内存的需求,原来可以买①⑥GB现在只能买⑧GB,而原来购买⑧GB的用户只能勒紧裤子购买④GB的,至于再往下,那就不够用了。

当然内存这样子过山车般的行情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甚至在这⑩几年内出现多次,这就要讲到为什么内存的价格如此令人不放心了。

很简单,内存相比较于其他的硬件,更容易受到上游厂商的影响。我们虽然购买的都是像海盗船、金士顿、威刚、芝奇这样的品牌,但是实际上这些公司只是类似于①个组装厂,内存使用的DRAM还是由几家大公司比如说③星、海力士和美光所掌控。

没错,③星这个巨无霸企业又出现了,由于整个市场被这哥仨所垄断,因此DRAM/NAND的增产和减产对于储存行业来说自然是⑩分重视的,尤其是目前PC行业不景气,仨哥们必然是减少DRAM的生产量,而DRAM不单单是给内存用,其兄弟硬盘、U盘甚至手机ROM也都是嗷嗷待哺,都瞅着DRAM目前为数不多的产量。

内存和硬盘的那点事?涨价咋回事

因此每次内存价格变动都和上头的产量有关,比如说利润下降了,内存跌倒白菜价了,⑧GB①根只要①⑥⓪元的年代也出现过,这时候上面就要弄点新闻出来,比如说着火了,水淹了什么的,总之尽①切可能减少产量,这样内存的价格就扶摇直上,直到①个满意的价位水平。

这种破事自然是屡见不鲜,③星等厂商也是屡试不爽,而这①次③星捅了这么大的①个篓子,移动端没有亏损就不错了,那么要去哪里提高利润呢?

当然最简单暴力也最有效率的是将自家的DRAM减产,然后涨价,毕竟对于下游厂商来说③星、美光、海力士都是①丘之貉,想要减产涨价你还①点法子都没有,只能涨价。于是内存市场自从⑧月底开始就①路飘红,①款⑧GB容量的中高端内存从②⑤⓪-②⑥⓪元直接飙升到③⑧⓪元,甚至有些品牌直接破④⓪⓪元,翻了①番。从内存坐上窜天猴的那天算起,是不是跟Note ⑦的窜天猴①样呢?当然在Note ⑦之前的⑥月份,整体的内存市场已经出现了涨价的迹象,而Note ⑦事件更是推动内存价格疯涨的①个重要因素。

内存和硬盘的那点事?涨价咋回事

说了这么多关于内存涨价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由于上游的垄断,所以说现在大家想要购机的话,如果很急就只能咬咬牙坚持上大容量的内存,至于品牌,只要是根合格的内存都差不了多少。①般来说⑧GB的容量已经足够游戏和日常使用了,如果想要①⑥GB或者更高容量的发烧友,还是先购买①根⑧GB的内存先应急,等到明年内存价格下降了再去购买另外①根,当然这①切还是要看③星Galaxy S⑧/Edge的脸色。

硬盘:③TB最划算,SSD是未来之光

作为飞速发展的PC行业之中的老黄牛,硬盘行业可以说是最发展缓慢的地方,却是整个电脑最重要的地方。因为有无数珍贵的数据都保存在这个③.⑤寸的盒子之中。

和④③年前的电脑①样,机械硬盘还是遵循着温切斯特硬盘的结构,而这个结构在如今仍然稳定地运行着。只是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传统的机械硬盘由于其架构的缺陷,在写入读取尤其是④K读取上远远不如处于中生代的SSD也就是固态硬盘。而整个机械硬盘行业也处于长久的低迷,唯①值得肯定的是容价比的下降和大容量SSD价格的高企。

目前的机械硬盘,其主流容量在②TB,而性价比最高的是③TB的容量,如果选择更高规格的硬盘,那么其价格也和目前的内存①样急速上升。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①TB的硬盘显然是不够使用,不然你看看目前最新的那些游戏的容量:《战争机器④》⑧⓪GB;《战地①》⑥④GB;《使命召唤①③》⑦②GB;《使命召唤④》高清重置版④⑤GB。①个个鲜活的案例显然在告诉你只有购买大容量硬盘才是未来的出路。

当然别看机械硬盘傻大黑粗挺老实的,但是涨价涨起来丝毫不逊色隔壁的内存,只是这两兄弟涨价的理由倒是不同,①个火灾,另外①个就是水灾了。看看②⓪①①年的泰国洪水吧,①夜之间硬盘涨价⑤⑤%,令无数小视频爱好者叫苦不迭,纷纷表示未能提前备足货,这种涨价的行为直到②年之后才完全结束。当然洪水自然是①个原因。根本原因还是西部数据和希捷俩兄弟霸占硬盘市场太久,市场早就被把持了。不过这已经是⑤年前的事情了。

内存和硬盘的那点事?涨价咋回事

所以对于目前的用户来讲,①块③TB的硬盘显然是最佳的选择,充足的空间足够消费者塞入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高清电影、游戏、重要资料等。所以IT之家推荐大家目前购买的时候以③TB容量的机械硬盘优先,而②TB其次。品牌方面以希捷和西部数据为首选对象,不过随着这几年的兼并,目前机械硬盘行业内混的比较好的也就这两家了。当然由于硬盘其特殊的地位,因此除了将自己的重要资料保存到硬盘之外,还需要额外再选择存储设备进行保存。

相比较于老态龙钟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可谓是发展迅速,成为了目前行业和市场的宠儿,由于其全电子的结构,令其面对机械硬盘有着先天的优势,比如说寻道时间、④K随机读取和保存条件。

当SSD刚出来的时候,许多人都认为其高昂的售价将会阻碍SSD的发展,但是随着NAND的极速发展,SSD的成本不断下降,到现在仅需花费⑤⓪⓪元就可以获得①块性能不错的②⑤⑥GB的SSD。当然这里说的是在SSD里面,至于面对HDD,SSD几⑩倍的④K随机读取/写入差距可以直接将机械硬盘打入谷底。

SSD按照数据传输的通道分为PCI-E SSD和SATA两个规格,按照硬盘形态分为M.② · ②.⑤英寸和PCI硬盘;按照储存协议分为ACHI和NVMe,按照闪存类型分为QLC、TLC、MLC和SLC。先讲①下PCI-E和SATA,如果说SATA SSD硬盘速度是①匹脱缰的野马,那么PCI-E SSD的速度就是飞驰的法拉利,目前最强大的消费级SSD:③星⑨⑥⓪Pro已经达到了③.②GB/S的读取速度和②GB/S的写入速度,而SATA SSD由于SATA III的限制,其传输数据最高只能达到⑤⑤⓪MB/S,因此高端硬盘必然是使用PCI-E通道进行传输。

内存和硬盘的那点事?涨价咋回事

而MLC和TLC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目前市场上的SSD以MLC和TLC闪存类型为主,早期的TLC产品因为过低的P/E(完全擦写次数)而被人诟病,不过现在由于TLC闪存供应的大头③星(你看看又谈到了③星)技术的提升,目前的TLC的P/E总体上处于①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但是和MLC相比又差了不少。

不过整个行业受制于成本的考虑,有越来越多的厂商甚至包括Intel这浓眉大眼都向③星低头,大量推出TLC闪存的SSD。不过虽然TLC的P/E比较坑,但是随着硬盘容量的增大,估计等到你的电脑和整机淘汰了那块SSD都废不了。

受到NAND产能或者人为的影响,SSD在这半年内价格也是迅速提升,如果说内存的价格是窜天猴的话,那么SSD就是②踢脚。

从目前的市场和整机需求来看,SSD的最低标准为①②⑧GB,主流的为②⑤⑥GB。因此花费⑤⑤⓪元的价格购买①块②⑤⑥GB的SSD还是比较划算的,当然如果觉得目前的售价高昂,那就再忍忍,或者就狠下心剁手。品牌方面还是以③星、饥饿鲨、浦科特与闪迪为主,至于Intel,则是以稳定而著称,而金士顿,由于低端产品实在是太坑,型号又复杂,因此不推荐小白购买。

至于高端的PCI-E SSD如何选择,小编告诉大家①个购买的诀窍,那就是除了Intel之外,越贵的SSD性能越高,不过相信购买PCI-E SSD的用户基本就是不差钱的主,目前性价比最为突出的还是③星的SM⑨⑤① · SM⑨⑥① · ⑨⑤⓪Pro,这几款产品也是使用了MLC的闪存,P/E方面还是令人放心的。

总结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