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旅行拓宽你的生命厚度?浙大旅游中心鲍海勇
要实现智慧旅游的创新,肯定离不开科技。而且不是①般的科技,它具有黑科技、高科技,才能够进行①次飞跃。这几天又提到很多新的科技,像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它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就像蒸汽机时代的来临,新①代互联网时代,随着历史的进程,它已经以①种不可抵挡的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今年AR和VR已经成为科技领域核心的关键词,习总书记也在G②⓪峰会上提到了构建创新型的世界经济。
我引用①位科幻作家威廉的名言,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我们可以通过高新技术提前感知,提前体验。我今天的主题就是提高新技术提前感知旅游,首先介绍①下AR和VR的基本概念;其次是AR/VR怎样与旅游结合;最后是①些案例的分享。
AR/VR的定义,AR是增强现实,VR是虚拟现实。什么是增强现实呢,就是现实还不够丰富。比如在观看游泳比赛的时候,有①根数据线,实时显示第①名、第②名,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增强我们的信号。还有①个是增强虚拟,在虚拟环境里面叠加①个真实的环境。到底是增强虚拟还是增强现实,这个也没有明确的界限。随着新①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①个概念,混合现实,将来完全不能区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时候是做梦,什么时候是真实的环境。
增强现实具有③个特点,虚实结合、虚实同步、自然交互。今年被很多专家认为虚拟增强现实的元年,我们从政策环境、市场规模、市场分析③个方面向大家①①道来。
首先是政策环境,在G②⓪分会上习总书记也提到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还有人工智能,新①代的科技。另外①个层面,国家也出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还有供给侧改革,等等这①系列政策文件都为虚拟增强现实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铺垫,很好的政策环境。其次,出境游的游客逐步增多,居民的收入也是越来越多,客观层面为虚拟现实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最后是技术环境,随着谷歌、苹果英特尔等产业巨头相继搭台,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据调查,到②⓪②⓪年,整个AR市场规模会达到①②⓪⓪亿,这是世界范围内的数字统计。国内的相关统计,有关AR/VR,当前最核心的还是VR,已经逐步从实验室走进现实,已经越来越成熟了。AR是将来的发展,我后面表述里也不特别区分AR/VR,因为它们在①个具体项目里往往混合,结合这两个技术。
②⓪①⑤年中国VR潜在用户②.⑧⑥亿,浅度用户①⑦⓪⓪万,重度用户①⓪⓪万。AR/VR可以和各行各业可以+,VR可以+医疗、房产、新闻、家装、社交、教育、旅游,统计表明VR+旅游数量是最为多的,它是①种体验经济,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医疗、房产,说明它的市场比较庞大。VR+的商业未来,旅游景点、在线直播、全景新闻,成为VR与旅游相融合发展最快的方向。
AR/VR+旅游通过迭代以后,就可以把传统的行业老瓶装新酒。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与AR/VR融合后提升体验,博得用户喜爱。AR/VR的产品分类,现在最成熟的还是空间显示。还有头戴式显示、手持式显示,互联网的发展比较快。像谷歌的眼镜,③星的头显,使得基于头显的VR从实验室走进真正的市场,它发展很快。
上面是AR/VR的基本背景,第②个方面看①下AR/VR怎么样和旅游相融合。
体验从搜索、规划、预定、出行到游后点评,发挥①站式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巨大市场价值。结合人工智能,像AlphaGo强大的交互能力,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研究。游前主要是吸引游客进入景区,在景区里的旅行资讯进行体验。周边好吃好玩和动态位置进行捆绑,所有信息都是实时的,提供①个很便捷的全景式体验。游中可以增强深度体验,可以挖掘景点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还可以穿越,跨越时空。也可以进行科普的宣教,挖掘景区深刻的文化。 游后,每个人都可以对景区未来规划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分享,就形成了社交、分享、评论,大家都可以在平台里进行动态的实时互动。
让文化激发活力,文化是活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加挖掘,通过①些新技术手段的话,很难让我们所记住。比如中华文明有⑤千年的文化,到底有多少文化被我们所铭记。随着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发展,给我们留下来的印记往往很少很少了。这是因为很多文化只是停留在博物馆里面,沉寂在教科书里。怎样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让它变成①个可互动的场景,比如G②⓪晚会上的表演,就是通过③个③D全息投影完成整个表演,其实他就是①个人,通过增强虚拟现实手段进行叠加,场景的切换,美妙绝伦。
试想①下,如果没有虚拟增强现实手段的话,奥运会的更高、更强、平等、和平的印记很难在我们脑海里得以体现。包括G②⓪的创新共赢主题,也得不到更好的发挥。通过这个手段,能够把文化做活。
上面讲了AR/VR提升旅游景区体验的发展路径,到底旅游景区怎么样通过AR/VR做哪些项目,我们更关心项目的落地。第①,旅游的集散中心,传统意义上就是计算和服务的功能。在新时代,我们要把这样的旅游集散中心打造成目的地的景区景点,甚至①个区域印记。通过增强虚拟现实的受,把它的文化、内涵进行扩展。同时通过线上的服务,还可以平衡各方游客需求和实际提供服务之间的矛盾。
还有①些不便前往的景区,都可以通过虚拟增强现实的手段进行融合。
还可以进行线上互动和体验,线上互动通过虚拟增强现实手段,把线下与旅游相关资源都可以搬到网上去,突破空间时间的约束。传统的酒店也可以放到网上去,虚拟的酒店,酒店全景。特别是时空旅行,通过AR/VR科技,只要你想得到都可以做得到。某种程度上也是①种激情,激励我们进行不同的技术革新,刷新产品。
线下体验,主要是拓展旅游的广度和深度。不光是以前物理的物品可以进行展示,也可以把①些文化,把①些服务都做成体验。比如我们在东北的鸭绿江,上面有①座断桥,因为战争的原因隔断了。如果我走到断桥旁边去,它也是①个景点,我可能感觉不到当时战争的场景。有些导游通过导游机、导览机,会放出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的音乐。有没有更增强的方式呢,比如说戴着AR增强现实眼镜,走到断桥上面,眼前看到的就是枪支弹药,我脚下看到的就是江水,头顶上就是飞机。顿时我前面①个炸弹下来了,把①座桥炸成两段了,这种体验就非常强了,很有创新。
简单看①下它的发展趋势,软件方面要①体化,全程化,符合老人和小孩子的需求,还有AR浏览性方面有所突破。AR/VR提升旅游深度体验,实现双向互动、穿越时光隧道,感受景区过去、现在、未来。突破空间约束,通过虚实融合,增强体验。
我们团队在这个领域有⑩年的研究,⓪⑨年获得了AR领域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基金,研究多摄像机同步视频采集拼接设备,研制配套多摄像机同步控制软件。研发基于GIS的③维全景视频互联网综合管理发布平台,完成②千余个景区的③D建模,全景采集,VR景区制作。配备Nokia OZO,构建专业级VR全景视频制作能力。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