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策定天下》——青芒枝
第一章 小霸王遇刺受创 新灵魂寄居雄体
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雄踞河北的袁绍会集50万大军南征中原,与兵力处于劣势的曹操对峙于官渡一带,相持不下。
而经过6年时间一统江东六郡的英主孙策,秘密谋划着乘曹操自顾不暇之际,领兵攻袭许昌,迎奉汉帝和朝廷于扬州,此举必将名垂青史,令天下人侧目。
然而,世事难料。四月,孙策外出打猎。他骑的是上等精骏宝马,驰驱逐鹿,跟从的人绝对赶不上。正当他快如疾风地奔驰时,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仓猝间,孙策不及躲避,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护从骑兵已经赶到,将三个人杀死。最后查实三人均为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
原来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孙策打下江东后,许贡上表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召回京师,控制使用,免生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便责备许贡,并下令将其绞死。许贡死后,其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这次终于得手。
孙策受伤后,医官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奋起虎威,推几大吼,伤口崩裂,当即晕了过去。
……
当他缓缓睁开眼眸,触到一丝刺痛的光亮时,他的脑子还是一片空白。但他听到周围不断有惊叫、喜悦和啜泣声音传出,人声很多,嘈杂一片。
“儿啊!你终于醒过来了!吓死阿母了!快!拿燕窝粥来!给医官赏钱二十贯、绢十匹!”
他完全睁开双眼环视左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老妇人,高额圆脸,慈眉善目,头戴银钗,身着丝绸,显示出雍容不凡之气。她此刻正坐在右侧床边,一脸关切的看着他。
在老妇人身后,围绕着男男女女十多人,也都是面露喜悦,难掩兴奋之情,但都不敢走动喧哗,恭敬紧张地望向床上自己。
面对这种情景,他懵住了。印象里他叫刘强,因为2012年炒股将借来的28万全部赔光后万念俱灰,在酒吧喝醉酒后,直接跑到公司所在大楼楼顶跳了下来,他以为死定了,但却在这里醒来。而且周围的人全都穿着古装汉服,床榻和屋内陈设也不是现代风格,难道自己穿越了?不管了,既来之则安之,总比死了强吧!刘强默默地打定了主意。
“策儿,你怎么不说话?弟妹年纪尚幼,江东草业初创,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不然怎么对得起孙家先君和六郡百姓啊!”老妇人继续说到。
“策儿!”、“江东!”、“孙家!”
“难道我是三国东吴孙策?”他努力的分析着听到的信息,想尽快确定自己所处的朝代、年号和身份。
“孩儿不孝,让母亲受惊了!”
“无妨,只要你无事便好。”听到儿子说话如常,老妇人总算放下心来。
“弟弟妹妹们呢?”刘强想再试着找到一些新的确认身份的信息。
话未落音,一名汉子急忙走上前来。刘强定睛看去,只见他年约十八九岁,方颐大口,碧眼紫髯,必是孙权无疑,那床上坐的肯定是孙策之母吴氏。
“二弟到我身边来!其他弟妹们呢?”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身份。
“三弟孙翊正在从丹阳回来的路上,其他弟妹年幼,均在府中,未曾使其前来搅扰兄长。”孙权起身恭手答到。
“母亲、二弟你们回屋歇息吧!我累了,想休息一下。”他转头向吴氏说到。
“除了夫人和侍女们,都散了吧!”
“策儿,你好好修养身子吧!阿母先走了!”
“母亲慢走!”孙策侧身恭送吴氏。
“兄长安心静养,小弟告退!”
待到孙权退出门外,屋里剩下的只有四个侍女,站在床边。
“君侯喝点燕窝粥吧!”正在发愣的孙策,直到这时才发现床边坐着一个美妇,她肤如凝脂、颈如蝤蛴,眉目清秀且丹唇皓齿,她全身素白,眼眶略红,正端着碗、拿着勺要喂他喝粥。
他知道这位美娇娘必定是孙策之妻大乔,原名乔莹,她和周瑜之妻小乔并称“二乔”,在江东一带名气很大。
“莹儿,我受伤晕昏厥后军中和府中如何?”孙策一边喝粥一边问到。
“自君侯昨日昏厥后,张长史和虞大人便日夜值守府中,处理政务。程将军亲自坐镇营中,不敢稍离,另有孙河署理家里之事,内外安宁,您就安心静养吧!”
“那公瑾、孙贲呢?”
“周将军镇守巴丘,孙太守巡视郡中。”
“要让他们回来吗?”
“不用。”了解完了幕府重臣的近况后,他心里终于有了些底。他对三国历史了解不少,知道孙策夫妇感情极好,很多军政事务都不相瞒,有时还会征求妻子的意见。
一碗粥很快见底,孙策感觉精神好了很多,他在侍女的搀扶下,披衣下床,打算到院子里活动活动。不过他也知道自身的伤势,箭头刺穿面颊,再加上之前狂怒发火伤口崩裂,现在重新包扎,短时间内还要静养,不能剧烈运动,他可不想跟之前的孙策一样英年早逝,他想要成就更大的功业,在青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四月底,天气已逐渐转暖。午时刚过,阳光透过树叶孔径照在门前空地上。这座建在吴县城内的吴侯府,面积很大,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中间有围墙隔开。前面是将军幕府,是孙策和僚属日常办公所在。后面是孙氏一家的居住所在。
孙策出来后,看到门口站着两名着盔穿甲、手扶腰刀的卫士,两人看到他都躬身行礼道:“参见将军!”
他勉强笑了笑,点了点头,问到:“今日何人当值?”
“回将军:从昨日辰时起,都是吕司马当值,此刻应在府门巡查!”
“好,做得好!”
活动一阵之后,他感觉伤口隐隐有些发痛,便转身朝屋内走去。他必须要尽快养好伤口,因为还有很多大事在等着他,他感觉胸中有一股豪气在凝聚,在激荡,他渴望看到到真正的烽烟战火,感受到驱众征伐、气吞万里的豪迈。
第二章 开军议文武相争 定方略震惊内外1
两个月后,孙策箭伤已基本愈合,已经可以坐堂视事,但面颊处却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
外伤易治,内忧难解。这两个月养病期间,他一直在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去做,因为他知道袁曹之战很快就会结束,最终统一北方的必定是曹操,而南北之间必有一战,他必须要在战争来临之前尽可能多的增加东吴的实力,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来人!传我命令,三日之后在我府中议事,各郡太守、城中校尉以上军官,府中各司曹主事以上官员俱要参加。”孙策上堂后立即吩咐道。
“另外立即派快马去传周瑜、太史慈、吕范回来见我!”
信使出发后的第三天上午,江夏太守、建威中郎将周瑜回到城中,下午,桂阳太守、征虏中郎将吕范,折冲中郎将、建昌都尉太史慈先后返回。
晚上,吴侯府戒备森严、灯火通明。议事堂上,讨逆将军、吴侯孙策居中而坐,堂下文武八人分列左右,为首的分别是零陵太守、荡寇中郎将程普和抚军中郎将、长史张昭。往下依次是左班的周瑜、吕范、太史慈和右班的功曹虞翻、正议校尉张纮以及吴郡太守朱治。
“今日前来议事的均是我孙氏的依靠和江东的柱石,本侯有几句话不吐不快,请诸位静听。”人到齐后,吴侯孙策首先开口到。
“这次遇刺受伤之后,我卧榻养伤近三个月,这期间我想了很多事情。首先,我要向虞大人认个错。受伤之前虞大人就曾多次劝我说:‘’您容易出府,微服出行,侍卫来不足戒严门路,官兵们通常为这事烦恼。做君主假使不庄重就无法展请愿风,因而说龙形成鱼的样子,被叫豫且的渔夫捉住,白蛇专断出游,被刘邦杀了,期盼您稍微注意。”我当时明知你说的对,却没有听从,这是我的失误,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希望你以后多指出我的错误,让我保持清醒!”
“将军能虚心纳谏,可比尧舜!”没想到孙策能够主动认错,虞翻略微有些惊讶。
“好,接下来正式议事,争取定下方略。请子布给大家讲一下我江东形势如何?”
张昭上前一步,略一拱手,侧身说到:“在下以为当前江东形势有一好一坏之说。北方袁曹两强相持,短时间无法分出胜负,而刘表专取守势,毫无进取之心,是为“一好”;而我江东内部不稳,土著世族结众自保、不纳钱粮、不仕州郡,山越强盗占据村寨、呼啸山林、阻断商路,还有刘繇、严白虎等残余势力散布州县,意图谋反,此为“一坏”。总而言之,江东目前外无强敌之压,内有噬心之疮。”
“那以公只见,该当如何呢?”
“以臣之见,我东吴急需趁此良机,结好中原,罢兵荆州,全力招徕流人,选贤任能,讨伐山越,平息地方,理政安民,休养生息。待到仓盈衣足、国富兵强,可一战而定天下!”
“没想到长史思虑如此周详长远,真乃国之良相啊!”虽说张昭一直是江东谋士第一人,但后人对他更多的印象在于理政而非谋略方面,这一番话却让孙策刮目相看。
“诸位对子布的良谋有何看法?今天尽可畅所欲言。”
堂下无人应答,孙策把目光投向同在第一排的老将程普,但看他还在冥思之中。这时有人突然开口到。
“主公,瑜以为张大人所讲只是理论上可行,实则书生之议、纸上谈兵,完全无法实现。请主公深思!”
“哦?公瑾有何高见?”孙策惊奇道。
“臣还没有想好,既然主公垂询,臣以为乱世行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往往树欲静而风不止,有备才能无患。万一北方双雄迅速分出胜负、一方挟胜利之威南下抑或刘表与曹操同时来争,我军岂不束手待毙。因此,山越要剿,州县要安,盗匪要灭,外扩同样不能停下,越是内部不稳,却越要以攻代守,扩充实力!”
周瑜讲的慷慨激昂,荡气回肠,引起了群臣的激烈讨论。孙策的脸上也逐渐泛起了笑容。
“请问周将军,我江东前有黄祖扼其上游,愈战愈坚;后有陈登抵其心腹,极难拔除,后有刘磐侵扰南境,日夜不宁。急切间如何进取啊?”太守朱治接着反问到。
“黄祖贪暴粗鄙,数败于主公之手,屡屡损兵折将、丧土丢师;刘磐有勇无谋,在子义将军面前不能越雷池一步;陈登不过一郡之地,兵少民稀,有何惧哉!”吕范接话道。
看到群臣争论不休,孙策咳嗽两声,制止了讨论。
“诸位!子布和公瑾讲的都很有道理,可谓金玉良言。本侯认为要改变江东困顿局面,非要改制纳新不可。”
“敢问主公,如何改制?如何纳新?”张纮问到。
“先说纳新。我江东将官多为随我父起兵讨董的淮泗旧人,且大多都已年迈;而郡府吏员多沿用我入江东之前旧官陈吏,能力有限,且无法跟我同心协力,无法重用。若无公瑾、子布和子纲助我,江东绝无今日之气象。”他继续说到。
“因此,我有两法:其一发布求贤令,设立招贤馆,吸纳各方人才为我所用。我愿不惜钱财,不吝高官,唯才是举。其二是选拔江东世族、野人有才德着,入州县、郡府为官为吏。这件事就交给子布去办,如何?”
“遵命!”张昭躬身应命。
“至于改制。分为军制和官制。目前我军兵力大不足十万,其中,水军四万余,步卒五万余,马军不到三千。十万人中两万步卒、一万水军和三千骑军随我屯驻吴县,其余两万多步卒和三万水军驻防庐江、夏口、柴桑和西南要隘,还有数千人在山中讨伐山越。一句话: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他说的久了,停下来喝了口茶,然后继续道。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