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为王》——谨言而慎行
大荒前传
天地初化,浊气沉而成大荒,大荒之地,不知几万万里。
大荒万千生灵,虫鱼鸟兽,神魔鬼怪,但凡有生息之地,物竞天择,或与天斗,或与地争,甚者更是同类相残。
如人,万物之灵长,其之智慧,远胜天灾蛮力。天地有暴雨洪水,那便修屋筑堤;异兽敢穷凶极恶,那便刀剑相逐。与天地争雨露沃土,与异兽争山林草泽,不过万载,便将大荒主宰之权据为己有。
然欲望二字,世人终难避趋,穷想富,富想贵,贵想权,权想长生,如龙竹之节,如无底之壑。
有道曰:一万年人族史,九千年征战中。
贪之祸?人之祸。
人族九千年纷乱,苍黎十不存一,割据版图无数次变迁,致使极北防线几近荒弛,苟残异兽蠢蠢欲动,封印邪魔之井的玄武石也龟痕欲裂……
人族危矣。
内乱再不停歇,离灭族之日岂会再远?
那一年,应算是大荒历元年,那一天,应算是大荒历元年元月一日——就在这一日之内,罗灵、剑山、九牧、拓耶四大帝国连同大荒其他大小侯国国主百余人竟同时驾龙归天。
天下震惊,诸侯恐慌。
人族天下,一夕之间群龙无首,然挟兵自重之阀却不敢再启战端——人上之人,可视黎民如草芥,视天下为棋局,视苍生为棋子,却莫不惜己命,且笑哉。
三日之后,一纸《昆仑止战书》传遍大荒。
“帝血书昆仑,苍黎证吾言。
……
……
且划一千年,金戈止于前。”
短短十行书,区区一百字,却给大荒带来了难得的和平盛世。
四大帝国格局已定,诸侯百国夹杂其中,帝国休兵,据天险而划边界,临重地而建城池,兵士卸甲,刀剑铸犁,马放南山,诏抚天下……
天下百姓无不欢欣跳跃,老者抚子容,妻子泪相拥,良田有力士,山野有猎弓。
至于那四大帝国的天子,百余国主为何一日之间接连暴毙,坊间传言……魍魉门……以帝血为墨……龙骨为笔……
真相到底如何,不过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罢了,不能说,不敢说,也不宜说。
而随着时间的车轮无情的碾过,事实也罢,臆想也罢,都将遗忘在不可清扫的历史尘埃里。
且说大荒万年道通,有四大门派却不得不提。
人族与天争,修得魂术之法,呼风唤雨,引雷掌电,修仙问道,自诩方外之人,择大荒灵性之所,开云麓仙居。不惹人间事,不沾凡尘土。
人族与地斗,练得蛮荒之体,铁臂金身,开山辟地,降龙伏虎,自诩扛鼎力士,择炙火灼身之地,建荒火神教。十万金甲将,尽是荒火徒。
人族兽搏,习得驭兽之术,鹰眼疾身,挽弓设陷,追灵逐魅,自诩山野之豪,择十万大山深处,筑翎羽山庄。隐深山野壑,与虫兽为伍。
世人好君子,多修击剑之技,追云逐月,御剑太虚,诛魔降妖,自诩人道正统,择高楼妙筑之中,弈剑听雨阁。醉听盛世雨,弈剑乱世中。
四大门派超然于诸国之外,虽常有弟子行走于世间,却从不过问人间事,即使大荒纷战九千年,人族内争外斗差点被灭族,四大门派也始终没有插手其中,仿将人间遗忘。
至于那坊间传言的魍魉门,世间之人却是闻所未闻,彷如一夕之间凭空冒出,亦或真的只是世人臆想罢了。
天下经过近千年的休养生息,繁盛之势从未有之。
但近千年的和平,却让一些蠢蠢欲动之流不甘沉寂,只待《昆仑止战书》千年之约一过,便逆势而动。
时间静待。
大荒历992年冬,剑山帝国皇位第二顺位继承人,二皇子晏浩在罗灵帝国的国都盛京被行刺而死,凶手被指乃罗灵太子亲率之影卫所为。
罗灵帝国皇室焉能承认。
两帝国皇帝皆怒之,磨洗刀锋,互斩来使,俱有动兵图谋。
千年止战之约未过,天下已哗变。
大荒历993年,积怨百年的罗灵,剑山两大帝国终于撕毁维系大荒和平近千年的《昆仑止战书》,将战刀指向对方。
时年12月,当大荒994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罗灵帝国的铁熊军团,剑山帝国的第五军团在枯骨平原首次交锋,仅此一役,便有65万两国将士长眠于此。
剑山胜,罗灵败。
而后剑山帝国挟胜利之威,调第六军团和第五军团的残军一起,共百万雄师越过枯骨平原,共叩罗灵帝国北方门户——雁荡关,欲将这个罗灵帝国的生死重阵一举拿下。
雁荡关若是落入剑山帝国之手,那罗灵帝国与剑山帝国交接的北方门户便再无天险可守,罗灵帝国北方大片疆土尽在剑山铁骑兵锋之下。
然罗灵帝国经营近千年的边关门户岂是区区百万兵士一朝一夕就能攻克下来的?
三月攻城战,五十万枯骨梯。
百万亡魂哭恸天,终得皇帝一纸书。
双方终究罢兵散镇,各派使者投书言和。
然《昆仑止战书》尽毁,天下岂能再安生?
赤土斜阳,老少相依,入目修罗,心满悲殇。
残阳泣如血,泣血映残阳。
千里枯骨原,百万将士魂。
一朝天子怒,十年望夫亭。
生灵何所悲,唯我荆轲魂。
“师父,我们存在的意义在哪?”少年的手紧紧地抓着老者的衣襟。
“我们存在的意义?”老者悲悯一笑,缓缓说道:“盛世之中,我们的存在毫无意义,甚至会祸乱天下,若然当乱世春秋,那么……”说道此地,老者本来浑浊的眼中杀机迸现:“以戈止戈,杀一人而止万千生灵涂炭,便是我们刺客之道存在的唯一意义。”
“那乱世,算是来了吗?”少年又问。
闻少年此问,老者静默良久,才缓缓说道:“你眼中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话说完,也不待少年有所反应,便反手拉住少年的手,两条身影,向着夕阳消逝处愈走愈远。
光明落幕,黑暗降临,那一处处烽火狼烟,一面面血旗黑旌,一具具断臂残肢被尽数遮去。
只有成群的苍鹫,还在享用着千年难遇的饕餮盛宴。
苍天若有灵,谁敢葬苍生?
乱世,终究还是到来了。
第一章,天引
在大荒西南部极偏一隅,有一座远古森林,名‘通天老林。’
通天老林在大荒大陆几百座森林中,算不上大的,但南北绵延也有五六百里长,东西也有三百多里宽,大部归九牧帝国之所属。
之所以称做‘通天老林,’是因为在这片万年森林中心百里内的树木,最矮的也有百丈之巨,尤其是最中心的那棵母树,那更是高近千丈,几可通天。
通天老林外围野兽颇多,故常有猎人出没,也有那寻宝采药,砍柴伐木者,将这座远古森林的外围踩出一条条的羊肠小路。
虽是羊肠小道,却也艰险万分,即使是身手矫健之人,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付各种突发的险情,稍一松懈,便有可能陷入致命危机。
这日,在一条通往‘通天老林’中心地带的羊肠小路上,有一老一少相互携持而行。
老者面如古井,目无波澜,高瘦之身穿着一件黑色长袍,隐隐有一股肃杀之气透体而出,让人不敢直视。
少年约有八九岁,目光炯炯,面如冠玉,一身黑色劲装,在他的稚嫩之气上凭添了一股难得的英武之意,让人难禁好感。
这正是那日在枯骨平原战场上悲天悯人的那对师徒。
这师徒两人也不说话,在凶险万分的羊肠小路上纵身疾驰,枯枝腐树,脚尖一点即过,待到少年一口气歇,老者便伸手相携,如此往复,直到来到羊肠小路的尽头。
却也是到了‘通天老林’的中心地带。
‘通天老林’的中心地带面积不大,只有区区百里方圆,然树高百丈,高树繁枝如天幕一般,让一丝阳光也照射不进来,让此地处于万籁静寂的黑暗之中,恍如地底黑洞。
一线之隔,便是两个世界。师徒二人停下脚步。
“师父?”少年抬头看向满脸肃穆的老者。
微叹一口气,老者仿佛下定了决心,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决绝之色。
“去吧。”老者柔声对少年说道。
少年听到,不再说话,只是十指飞舞,手中秘诀连掐,两息之后,一方三尺木匣凭空出现,被少年稳稳接住。
打开木匣,里面静静躺着四颗如拳头大小的棱形玉石,棱光面滑,初看之下,也仅仅只觉价值不菲而已。
“按照我先前与你说的,在母树四周十者笑着对少年说道。
少年重重‘嗯’了一声,抬脚边走,不过走了几步,便被老者再次叫住。
“歧儿,放好之后,你自行离开便是,为师另有它事要办,”老者说道。
“师父,你?”少年还未问完,被老者打断。
“其他无须多问,你我师徒暂别数年而已,待为师事了,自会与你再见,”老者柔声说道:“岐儿你若不想闯荡大荒,便寻一处安稳之地,静待为师寻你便可。”
决绝之意深浓。
“是,师父,”少年只得颔首遵命。
“去吧,”老者摆手示意。
“师父,您多保重,”少年跪下,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而后站起身来,向着黑暗里快步走去。
“唉,”老者看着爱徒的身影消失于黑暗之中,不禁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杀一人而止万千生灵涂炭,何其难哉,希望能尽母树生命之力,引来‘天选之人’,结束这即将到来的乱世。”
盘膝坐下,冥思入定。
不过半响时间,老者睁眼站起,也向着黑暗最深处走去,却是不紧不慢,如闲庭漫步。
黑暗,对他来说恍如不存在。
来到母树下,老者用了不知多久,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路思索,一路郁愁。
“希望岐儿真能寻一个安稳之地,度过余生,”嘴里念叨着爱徒,老者在母树之下盘膝而坐,右手虚空一招,一块与岐儿召出的木盒中一般无二的棱形玉石凭空而现,老者也不接取,任凭玉石在眼前漂浮而定。
闭母,静神。
良久,双眼忽开。
“毕我生命穷极,借四象之威,尽生灵之力,望引‘天外之体,’救我大荒!”最后一句,老者竭力喊出,双手狂舞,十指连掐,一道道秘诀法印飞快地向漂浮在眼前的玉石打出。
然都如石沉大海,玉石无半点波澜。
“不够?再来,”咬破双手食指,以血为媒,一道道复杂的法阵虚空画出,紧接着向玉石疯狂印去。
老者双目暗淡,面如枯槁,身上的肃杀之气也消失殆尽,仿佛一下子苍老了数十岁,但看着眼前的玉石在一道道法阵加持之下,发出了柔和的亮光,暗淡的双目又重新焕发了光彩。
“还差一点。”
冒血的右手食指在眉心连点,一套微型而又复杂的法阵快速成型。
“毕我生命穷极,再来。”
眉心忽然破开,三滴精血刚刚破出体外,就被玉石瞬间吸去。
“善!”一字毕,老者身体急速枯萎,转眼间灰飞烟灭……
那棱形玉石忽然散发出刺眼无比的光亮,将母树周围照如白昼。
紧接着,同样四颗被岐儿按着四象方位摆放好的棱形玉石也相互感应,共同爆发出如太阳般的光芒。
忽而,‘通天老林’的中心地带有五道如同实质般的光束刺破黑暗,直入苍穹。
而那五道锋如利剑的光束上竟有点点绿色氤氲缠绕,如藤蛇一般,不断游走扩散……
如果有人能透过刺眼的光芒看到里景,便能看到那孕育‘通天老林’的母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而那点点的绿色氤氲,正是母树在被玉石源源不断地抽取着自己的生命之力。
异象久久不散,引来大荒各路觊觎。
《昆仑止战书》刚毁,难道便有“异宝”现世?
四大帝国强者尽出。
诸侯百国不甘人后。
隐士高人趋之若鹜。
就连不问人间事的四大门派也都派遣弟子前来一探究竟。
本只有山野之人出没的‘通天老林,’突然之间热闹无比。
各怀心思的大荒高手们,旦等那异象一过,异宝一出,便暴起强取……
然而一切心思和布置,终究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十日之后,当那绿色氤氲将光束逐渐完全包裹之时,异象忽然在一瞬间消失。
一起消失的,还有那棵通天母树……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