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我乡》: 痴呆

时间:2019-05-22 11:33:03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一介小民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第一章 痴呆

“福生无量天尊”

随着一位面目清瘦道士的尊号声,几位衣衫褴褛的农人赶紧躬身施礼。

“贫道已然施药,孩童只需歇息休养即可,无大碍,天火天雷虽降于此童身上,只是黑炭浮于表面,身体无恙,诸位敬请放心。”

“多谢真人施救,只是此童就此家中只剩一人了,此子年方八岁,姓木名子,自从出生至今一直寡言少语,全靠他家里人照顾才活到现在,现在他家里人都没了,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也没人能照顾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一位年长的农夫说道。

“是啊,年年战乱,地里都长不出东西来了,这可咋办呢”

“天寒地冻的,也不知道老天是怎么了,刚开春就打雷,还这么大,可怜的孩子”

“无上太乙救苦天尊”道长开口说到

“既然此子身世苦楚,请各位乡亲葬了其父母家人,贫道带他回山,暂且活命,方才贫道算了一卦,此子身世混沌,无法参透,隐有紫气宏光透出,福兮祸兮,虽未醒来,但无碍,全看此子自己的造化了”

“多谢真人,我们这就去安葬他的家人”

“也好,贫道这就带此子回山”说话间,抱起草堆里的一个小男孩,放在一头毛驴的背上驼篓里,又从旁边驼篓里拿了一件麻布衣服盖在小男孩身上,围着的农夫们又拿出来几件破旧的冬衣盖在孩子的身上,道士回身对所有人说了一句“福生无量天尊”,转身健步走去,毛驴在后面踢踢哒哒的跟着走。。。。。。。。。

“真人,木子怎么傻呆呆的?”

“此子一直沉默寡言,自从醒过来后就一直这样,难道天雷天火打坏他的脑袋了?好生看管照顾他”

“是,真人”

山崖上,寒风凛冽,虽然开春了,但依然清冷,一个弱小的身躯穿着一个显得臃肿的麻布冬衣,依然在瑟瑟发抖,冬衣里塞的芦苇花和一些动物毛发。

“我这是在哪里?为何这么陌生?为何身体变小?为何穿着这衣服?”

呆滞的目光下大脑急速的转着,想着,想到头疼欲裂,不禁双手抱头,继而仰头大吼一声“啊。。。。。。。。。。。。。。。。。。。。。。。。。。。。。。。。。。。。。。。”回应的只有山谷的回音。。。。

“木子,来喝了这碗药,你还需休养,不要到处乱跑”

“是,真人,我只是想念家人,另外这是哪里?我一点记忆都没有了,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你爬树够那还未脱落的柿子时被天雷天火打中,昏睡十数日,醒来至今一直混混沌沌,既然都想不起来了也好,一切从头开始吧,对你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先喝了药,以后贫道慢慢跟你讲”

“咚咚咚”木子喝完了药,对道长深施一礼,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小房间,躺在铺着薄薄麦草的木板床上,眼望着房顶沉沉睡去。

梦里,闪现了那个现代社会的农村,一个小孩在奔跑,帮助家人种植。。。。

上学,工作,到处出差。。。

画着图纸,接线,看着成品出厂。。

强子对撞机。。。。闪光。。。。

“啊”木子一声惊呼,一下坐了起来,浑身大汗淋漓,看着黑洞洞的房间,心悸不已。

现在这具叫做木子的身体终于想明白了,这是活生生的事实,没死,但是身体不是自己的了,被最新的强子对撞机给击中是什么感觉?

没有感觉,只是感觉到了光,无尽绚烂的光,极为温暖的周边环境,然后就是沉沉的不见底的黑暗。。。。

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整个大脑记忆被强行输送到了这个时代,很不幸的进入了一个刚刚被雷电击中的小男孩身体里。

自己原名李铮,本来是个搞工程的高级工程师,在前世搞强子对撞机时,因加电实验意外,被强子对撞机击中,瞬间烟飞灰灭,但却鬼使神差的把整个前世的记忆全部输送到了这个时代,难道说记忆真的可以转移?躯体只是个载体?

经过了接近半个多月的发呆,李铮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自己全部记忆被一点不剩的送到了一个还不知道是什么时代的一个可怜的八岁孩童身上,而自己的前身却有三十九岁,真是莫大的玩笑,重生了。。。。。。。

仔细打量一下自己的这个新身体,瘦弱的犹如干枯树枝的手臂,瘦骨嶙峋的身体,根根突出的肋骨,犹如鸡爪的手指,这到底是哪里?

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吃的东西,每天吃两次饭,拳头大小的饼子,黑乎乎,有一股酸臭味,就着一碗也不知道是什么的腌菜,越吃越饿,越吃浑身越冷,每次大解都便秘,生疼,疼的掉泪。

再看穿着的麻衣,不知道用什么染成了青色,两层麻布之间填充着一团团芦苇花和一些可能是牛毛的东西,况且可以称之为冬衣,可是却冷入骨髓。

使劲的紧了紧衣服,打开房门,迎着初升的太阳,准备出去活动一下,开门的一瞬间,眼角的余光好像发现了什么东西从衣服表面消失了。

解开对叠的衣服,一群陌生的小生物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一层

“虱子”这是李铮头脑里蹦出来的第一想法,赶紧打开衣服全部检查一下,天啊,到处都是。

脱下衣服,这才发现,自己就穿了一件填充了芦苇花的所谓冬衣,一件薄薄的麻裤,脚上根本就没有鞋,一道道开裂的口子以及老茧显示着这具身躯的主人生前有多凄惨,冻疮两只脚上都布满了,走一步钻心的疼。

赶紧脱下衣服走到门外,使劲的抖,冷风吹的浑身鸡皮疙瘩,但李铮还是死命的抖衣服。

“木子,你在干甚?”道长提着一桶水正好回来,看到抖衣服的李铮问道。

“道长,我这衣服有虱子。。。。。。。。”

道长以奇怪的眼光看着这个叫木子的孩童,说道:“虱子谁身上都有,这有何奇怪?那以前怎么没觉得?不光有虱子,还有小的,罢了,跟我来。

道长带着木子来到别院,抱了一抱草,又抱了一抱柴禾,放在空地上,拿出燧石敲击点着了火,接过木子的衣服,在火上使劲一抖,火中立即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

“穿上吧,不要着凉,以后就做我的徒弟吧,为师姓李,法号:白玉子,为师给你起名李铮如何?”

“谢师傅,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

(此处关于道教的各种称谓只是为了写书而用,请多见谅)

第二章 师语

“铮儿,既然已经拜师,那就安心在山上住下,为师教授你一些活命的本领,可愿意?”

“我愿意”

“这几日为师察觉你自从被天雷天火击打之后,似乎心智有所开,听乡民说你原先少言寡语,目光呆滞,但为师今日观察,似乎目光已经不再呆滞,反而精灵有神;回答为师的文化也彬彬有礼,你父母原可教授礼仪与你否?”

“回师尊,弟子自从被天雷击中后,原先的心智全然无存,并不记得任何事情,弟子也心中好生奇怪”

“如此也好,一切重新来过,那就从今天开始,你每天饲喂一下牲口吧,来,穿上这双草鞋,待为师织造一新麻布给你做一身新衣服,去吧”

“谢师父!”李铮鞠躬行礼,转身离开别院,向着牲口棚走去。

牲口棚里有两头毛驴,李铮从草料堆那里抱了一小抱草料放在驴下面,毕竟年纪小,来回抱了几次才觉得够它们吃的,就这走的快了还感觉有点头晕,这个躯体实在是太弱了。

坐在一根枯木上,李铮心中暗叹,前世为啥看别人穿越,都是虎躯一震开了各种金手指,呼风唤雨,美女千金,纵横沙场,登堂入室,咋到了自己就这么苦楚?这个没电、没网络也就罢了,各种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鬼神宿命等大行其道,文盲多于虱子的时代,出点鬼灵精怪的事情没被人给一把火烧成灰就不错了,再怎么说,自己现在仅仅是个思想三十九岁,实际八岁的枯瘦如木的孩童,所以努力扮演好自己小孩子的角色,,谨慎小心,不要做出超时代的事情来,哪怕就是做,也得循序渐进的做,可不能石猴破石的凭空蹦出来,既然已经重生,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就好好活着,毕竟自己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光一个知识储备水平就可以秒杀目前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所以把握上天再次给的馈赠,努力活下去,活出精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前世一伟大的老人提出的口号。

“铮儿,吃饭了”师父喊道。

“来了”李铮起身往侧房走去。

侧房是个低矮的草屋,一扇树枝编织的所谓的门斜歪在墙边,而所谓的墙,也是树枝埋在地里,再糊上泥巴就算是墙了,屋顶是茅草覆盖,炊烟正透过四周的墙壁屋顶袅袅升起。

迈步进去,只见师父在一个黑乎乎的锅里盛了两碗浓稠的汤,一张矮几上放着两个粗陶碟子,一个碟子里面还是放着那种黑窝头,另外一个又不知道似乎啥腌菜,矮几上放着两双不知道什么做的筷子。

“师父,这是什么?”

“这是粟米粥,去年收的少,没剩多少,今年开荒多种点,也好让你吃饱,这饼是野菜混合橡果细糠做的菜饼,这还是我去年秋天储备的晒干叶菜;这是盐菜,去年采的蓖麻叶子沤的酸菜,吃吧,吃完了为师给你说一些事情。”

强忍着吃完饭,正准备收拾碗,只见师父拿一个葫芦做的瓢盛了一点水倒进碗里,用手指搅拌了一下,把碗洗刷一遍,一口喝掉。

李铮只好有样学样,重复了一遍师父的做法。

收拾妥当,日上三杆,师父带着李铮出了院门,来到李铮发呆的高崖边上,指着前方的高山说道:“此山名为为卧牛山,翻过这座山,走半日就是你原先的村子,待过段时间为师下山办事,你随为师回去一趟,给父母家人上个坟,磕头祭拜一下。”

“此观名圣水庵,建于大唐年间,原有道士十三人,于大唐盛世时遁迹山林,潜心修行。前几年天下大乱,其十二人皆由出世转入世,由追求成仙得道转而济世救人,以拯救天下苍生百姓的苦难,只留下为师看守宫观。”

“天下人间起源于“虚”,道是由“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然后再由“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于是万物复归于“虚”。道即是“虚实相通”的精神境界,修道者经常保持此境界,就可以“无生死”,无生死、黜是非、齐昏暗、忘祸福,泯灭一切事物的差别,达到“大同”。铮儿,从明日起,为师带你熟读典籍,并教授与你强身健体至宝五禽戏,修炼内丹,万物的乾坤之气,有阴有阳,有清有浊。清阳者主生,积之者成神仙;浊阴者主死,积之者成散鬼。通过修炼还丹,以天地无涯之元气,续个人有限之形躯,使自身成为纯阳真精之形,就可以与天地同寿,长生不死,即身成仙。须彻声色,去嗜欲,弃名利,投灵山,绝常交,结仙友,隐密漕溪,昼夜无怠,方可期望,即身成仙”

“多谢师父”

“随我来”

李铮跟着师父,从山崖边转过别院,来到左面,师父指着一片片零碎的地块说道:“这是为师开垦的,待春暖花开后,随为师耕种,山根脚下有几棵枣树,可收枣子一斗。圣水井就在山根下面,有两口,左为甜,右无味,无论天气多么干旱,无论怎么取水,水面不降,实乃神级。”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