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言商》免费试读_金重乐
序论
自贡,自汉朝起就开始生产井盐。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沦陷,川盐再次济楚,但两县分治的弊端却阻碍自贡盐业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战时军需、民食及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决定设市。民国28年(1939年)8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划出富顺县第五区和荣县第二区的产盐区,取自流井和贡井第一字合称自贡市。9月1日,自贡市政府成立,隶属四川省政府。
而在自贡,抗战时期涌现出了一群有志盐商。本小说正是讲述盐都吴太公家族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的故事!
第一章:辛亥之年
1911年9月
“不好了!不好了!”
吴太公家里的的管家一路大喊冲进吴家大院。刚好碰见要上街的吴夫人。
“管家,什么不好了?天塌了吗?”
“夫人!革命党把荣县城攻下来了!荣县打到自流井那可是一天的功夫啊!”
“什么!走!你立即跟我去见老爷!”
两人立即快步走到书房见吴太公。
“老爷!出事儿了!”
躺在老爷椅上的吴太公正在看书。听到这句话后吴太公立即起身。
“哪个盐井出事儿了!死了多少人,井架有没有损伤!!”
“老爷!是荣县!革命党已经把荣县攻下了!马上估计就到自流井了!快跑吧!老爷!”
听到这句话以后,吴太公思考了一会儿。
“管家!同志各房收拾细软,通知我的叔叔们我们吴家去省城避避难!”
“是!老爷!”
一家人就这样连忙坐上了去省城的马车。
一个月以后……(1911年10月)
CD街头
“卖报!卖报!重大新闻!孙文,黄兴的革命党在武昌起义了!武汉三镇都在革命党手中了!朝廷派袁世凯的北洋军前去镇压!卖报!……”
听到卖报的吆喝这消息,正在街上购物的吴管家立即走到卖报小孩面前。
“小子,来份报纸!”
“给,三文钱!”
随后吴管家迅速回来吴老爷亲戚家。
“老爷!出事儿了!朝廷要完了!”
吴老爷正在逗他的金丝雀
“又怎么了!老吴!”
“武昌起义了!报纸上说北洋新军已经和他们对峙许多天了!连袁世凯都准备议和了!”
吴老爷放下逗金丝雀的竹签掏出长衫里的叶子烟。点燃了以后说到“天!要变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1912年3月一天
吴太公家回到了自流井。门口也插上了中华民国的五色旗。他像往常一样视察自己的盐场。可是今天盐场来了一堆兵。正在和盐场的盐工挣执。
吴管家立即冲上前去。
“军爷,你们干嘛呢?我们盐场还要上工呢?”说罢吴管家从长衫里拿出自流井钱庄的银票想要贿赂当兵的。
当兵的推开吴管家拿着银票的手说“我们是来给你们剪辫子的!我们革命军人不是清军我们不收老百姓的钱。”
吴太公听到当兵的这样说。自己想了想!看来革命党真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党啊!
“那小兄弟,你给我老吴也把辫子剪了吧!”
众盐工听到老爷要剪辫子都一位盐工叫到:“老爷,辫子是我们这么多年的传统啊!老爷!万一那天宣统爷复辟了!这玩意儿不又要留吗?老爷!”
吴太公曾经去过南洋。他可谓饱读诗书。他说到“工人兄弟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带着辫子上工多累啊!明朝的时候留过辫子吗?洋人都剪了头发。他们造出了那么多洋枪洋炮。证明什么!这证明辫子这东西剪了人的智商更高!听我的今天你们放假一天。把辫子剪了!回家洗头!今天工钱照给!”
说罢!吴太公坐到剪辫子的士兵面前。咔嚓一下辫子就掉到了地上!
啪啪啪!鼓掌声传到吴太公耳朵里。吴太公转过身去发现是一位身穿前朝管带军服的军官。
“吴老爷!鄙人是自流井军政府的都督。我们走过那么多盐场,要是每一个盐商都像你一样通情达理。我相信这个清朝的尾巴(辫子),在我们自流井就绝迹了!”
吴太公笑了笑说:“都督!我吴富国。不是什么伟人,但是我知道时代在变迁。革命党已经胜利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应该循规守矩,做合格的中华民国公民。”
“好!”众人鼓掌!
(此时吴太公才二十几岁。就有如此见解,真是明智之士。)
吴太公掏出长衫里的银票对都督说:“都督,这是两万两白银银票就当我给自流井军政府捐款了!行吧!都督!”
都督接过吴太公的两万两银票。
“全体都有!立正!举枪!敬礼!”
吴老爷看到他们对自己行军礼被震撼到了!
“都督啊!我就是个商人,你们保卫我们财产安全。不让我们盐商被土匪打劫。你们这样可使不得,使不得。”
都督说“吴老爷,你是我们自流井军政府的福星啊!我们的军政府刚成立!底子弱。您的这两万两白银可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啊!”
吴老爷笑了笑说“举手之劳而已!老吴走咱们回家!都督再见!”
吴老爷转身上马车。都督目送他选去。
一名副官对都督说:“都督,这可是好商人啊!我们是不是……”
都督听了这句话说:“你说的对,我们应该给他送个锦旗。还应该给他派暗哨。这件事就交给你办!”
次日!自流井军政府敲锣打鼓!到吴家大宅院门口。众乡亲们都来围观。
围观群众中。
“马大嫂,你说这吴老爷做了啥好事儿!军政府给他弄这么大排场!”
“哎!他李婶,你不知道啊!吴老爷给军政府捐款了!两万两白银。”
“啊!两万两,这得卖多少鸡蛋啊!”
“对啊!我得缝多少件衣服啊!”
都督的副官敲开了吴家的门。吴管家打开院门。
“军爷,您这敲锣打鼓的干什么呢?”
都督副官笑了笑说:“吴管家!我们军政府给你们老爷送锦旗来了。快叫你们老爷出来!”
吴太公走了出来……
“军爷,啥锦旗啊!”
都督副官命令到“来!给吴老爷展开”
“拥军模范!”
“不敢当!不敢当啊!举手之劳而已啊!”
“吴老爷,这是你应得的!”
就这样吴太公成为了中华民国自流井军政府的第一个“拥军模范!”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