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星球的信息》——蓝星秦关

时间:2019-02-02 13:07:58   浏览:次   点击:次   作者:蓝星秦关   来源:qidian.com   立即下载

引子 来自遥远星系的人体生物学信息

数十年来人类向太空发送了多次地球人类信息。

1974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可能存在的外星人发射的第一个信号就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信号,这段信号非常短,仅有1679个字节信息。这个字节数具有特殊意义,它是由两个质数的乘积构成——23和73,这是由23×73个字节的简单图案。

该信息是由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进行传输,它发送的目的地是M13球状星团。

1986年:向外星人发送关于人类的图像信息。这段图像信息从麻省理工学院磨石山雷达装置向“Epsilon Eridani”、“ Tau Ceti”和其他两颗恒星发射,然而,这段图像刚发送几分钟,美国空军就关闭了这项发射项目。尽管如此,这段女性子宫收缩的图像于1996年抵达Epsilon Eridani,于1998年抵达Tau Ceti,目前我们仍未收到来自外星人的回复信息。

1999年:“宇宙呼叫1号”信息。研究人员伊万-杜蒂尔(Yvan Dutil)和斯蒂芬-仲马(Stephane Dumas)开发的星际罗塞塔-斯通系统编写了“宇宙呼叫1号”信息,这些信息基于宇宙算术和科学概念,科学家们希望任何截收到这些信息的外星人能够理解这种信息。这段信息由乌克兰RT-70射电天文望远镜发射的。

……

2009年:来自地球的问候。2009年8月,《宇宙》杂志收集了公众投票选出的一组信息,其中包括一条叫做“来自地球的问候”的信息。该信息是由澳大利亚堪培拉深太空通讯系统向Gliese 581d行星发送的,这颗行星是迄今科学家探测发现的最潮湿、最明亮的太阳系外行星,依据这颗行星的名称,人们会想到类似太空环境条件的Gliese 581c行星,此前研究人员也向Gliese 581c行星发送过地球信息。预计“来自地球的问候”信息将于2029年抵达Gliese 581d行星。

2009年:核酮糖二磷酸缩化酶(Rubisco)信息。艺术家乔-戴维斯(Joe Davis)之前向太空发送过女性子宫收缩的图像信息,2009年,他为了庆祝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首次发送信号25周年再次发送太空信息。此次他向太空发送的信息是核酮糖二磷酸缩化酶(Rubisco),它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物质,核酮糖二磷酸缩化酶是地球上最普通的一种蛋白质,它是地球上具有代表性的生命体。

地球人类向宇宙发射的这些信号采用电磁波辐射的形式。这种辐射方式再宇宙空间必然存在各种星系体衰减和扩散衰减,能够传播的距离在浩瀚的宇宙中实在短得可怜,实际可能连银河系都难以超出,就更加不用想到达其他星系了。而且人类的信号编码方式能否被外星人解码也难说得很。

而且在不了解外星文明的情况就大量向外星系发布这样的信息,如果遇到远比地球文明发达的星球生物,结果与找死可能也没有多少差别,真是愚蠢透顶的做法。

放眼浩瀚的宇宙星空,在遥远的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星系上,一种类似于地球人类的生物也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但是几千万年来,他们的科技文明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就是在宇宙星空中也是足够强大的。在生命科学上他们已经完全破解了这种以蛋白质构成的生命基因编码,也掌握了可靠的基因修改技术。所以地球人类的大部分疾病他们都已经轻易解决,他们的生命比地球人类长得多。而且他们的生命形态都可以通过基因修改而改变。幸亏在进化过程中,他们普遍认可了一种以地球人接近的形态,使他们不至于因为基因的改变而变得千奇百怪。当然,个别怪异的形态也偶有出现,就像地球人的奇装异服一样,他们也不以为怪了。

在工业科技方面也得到了远超地球的发展。例如通信方面他们早就摆脱了电子设备的电磁波通信方式。进入了由人类生命个体大脑神经元的细胞感应通信。星系通信系统只要在生命个体的大脑神经元感应区修改感应细胞,通过星系系统的细胞感应通信交换系统,任何个体之间就可以在星系任何地方进行即时信息交换和通信。

几十万年以来,他们已经向宇宙太空发送了数不清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了这个星系的科技发展的大量结果。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找更加适合生存的星系。但是也有科学家是出于好奇和好心吧,近来的几万年,在他们研究发明了细胞感应通信技术后,他们以高等生物控制神经元能够直接接收的方式在几千年来向太空发送了生命基因信息信号。因为他们发现在高等生物的神经元里总是会有一些个体存在变异的感应通信细胞。宇宙的生物截获这些信息后能够直接进入神经元中记忆保存下来。当这个生物体激活了这些神经元时就能够即时得到这些信息。当然,不同的生命体翻译和理解这些信息的程度不同,得到的也就不同。

几万年来,地球有不少生物截获了这些信息,他们因此得到的基因改造不同。人类的祖先就是截获了这些部分信息,进行了从猿到人的跳跃突变,使人类中间的一段进化过程缺失,至今还使人类科学家不得其解。甚至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类的科学家也大有人在。

甚至个别动植物也截获了部分信息,按照它们的进化程度不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基因突变而进化出高等智慧。这些演化的动物被古代人发现,常常称之为“妖怪”。但是可惜这些演化的动物因为变异的基因不完整,也没有形成群体,最终都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淹没了。部分人类祖先的猿类很幸运,因为基因演化比较完整,形成了群体,终于进化成了现代人类。

现代这个星系向宇宙发送的这些信号中包括了他们对人类生命信息编码所解码的全部信息。而且为了太空外星人类容易解码,人类生命信息编码所解码的全部信息采用直接能够植入人类大脑神经元的方式。如果星际人类能够接收下来,将能够直接影响人类的智能和科技的发展。

采用细胞感应通信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该通信方式的超时空性,而且信息量巨大。但是缺点就是接收的星际人类同样要具有这种变异细胞神经元,而且接收到这些信息还要被激活,否则根本发现不了这种信号。

地球人类在科技高度发展后也在苦苦地寻求外星文明。可惜,由于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低,尽管这些通信信号经常穿过地球空间,还被不少的包括人类生物大脑神经元接收,但一直被“视而不见”。

其实在一千多年前,地球人类曾经意外地截获过和激活了部分信息,使人类获得了一个具有一定星系科技含量的“基因信息包”植入人类基因中,使人类智能显著提高。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使地球文明在近代得到快速发展。

这个事实被法国科学家不久前对世界各地的人类DNA和基因结构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并得出一个惊人结论:认为在大约1000年前,“某种生物”曾经修改人类基因,并将一个重要的“基因信息包”植入其中。

当然这被认为是应该感谢外星人。研究人员认为,修改人类基因的“某种生物”,很可能是一种对人类存有善意的高智慧外星生物。这种外星生物于大约公元1000年左右造访地球,在对地球人进行细致考察后,决定采取某种手段推动人类的进化。

可是研究人员根本没有想到这是来自一个遥远的高度发达的星系人类送来的细胞感应通信信息。而且,关于人类基因编码的全部解码信息还会地被一个在五十年代出生的婴儿接收,并植入了他的脑袋一片从没被激活的神经元中。

第1章 一个平凡人的成长历程

五十年代,一个婴儿在一个干部家庭出生。父母看着虎头虎脑的孩子,希望他将来能够一鸣惊人,成为一个有出色的人。就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高鸣。

高高飞起,一鸣冲天。的确是一个好名字。而高鸣从小学到中学不管成绩如何,人倒是高人一头,中学身高就超过了一米八零。随即下乡,到改开年代恢复高考是考上大学都表现还不错。现在已经是一名大学工科教授。

现在是公元2010年的8月5号晚上。

高鸣此刻登上开往䂊州的火车硬卧铺上,他准备到䂊州找蒋朋学陈式太极拳。高鸣两年前开始自学陈式太极拳。当时主要是在网上看到蒋朋演练的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觉得非常好看,而且也有动作分解的教学视频,所以就开始自学了。

高鸣的运动基础很好,年轻时就是半专业的篮球运动员,所以自学这套拳压力不算很大,两年后已经能够熟练地演练这套拳了。不过练习中总是感觉不是很得要领,在这个学期放假后就联系了蒋朋,准备到䂊州参加他们在假期举办的太极拳训练班。

晚上十一点上的火车。因为是首发站,高鸣跟随着其他旅客进入卧铺车厢,按照票位找到自己中铺的位置。看看过道行李架有空位,就将行李箱放在正对着自己铺位的架上放好,脱下一双羽毛球鞋,将鞋子塞进下铺的底下,钻进了自己的中铺躺了下来。考虑到是去学拳的,为了方便,高鸣干脆就穿了一双平时打球的羽毛球鞋来了。平时和练拳都能穿,省得要带两三双鞋,麻烦。

高鸣上车就发现自己的下铺是一个中年汉子,对面下铺是一个带着一个5、6岁小女孩的妈咪,对面中铺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女人,一身灰白色的套装,显示出一个职业妇女的精炼。两个上铺还没有人。

不过很快就来了两个穿着工装的人,还带着两个一米多长的箱子,像是什么仪器。因为躺着,高鸣没有很注意这两人是什么样子,但似乎年级不是大,三十来岁的样子,显然是刚从工作中走来,估计是公差了。师傅为了省钱,都买了上铺吧!

很快列车就准点开了,车厢也熄灭了大灯,进入睡眠状态。

高鸣躺在卧铺上睡不着,想想这次几千公里的旅程竟然是专门为了去学太极拳,忙碌了一辈子的高鸣突然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因为高鸣工作忙出差多,是最不喜欢旅游的人了,工作之后从来没有专门出去旅游的。一个人专门跑到䂊州学太极,还真的有点出格了。无奈之前高鸣想找个伴,在周围朋友和同事间,在微信朋友圈问遍了,都没有人愿意与自己到䂊州学太极拳。

别人一听是专门跑到几千公里以外的䂊州学太极拳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感觉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在众人的眼中,太极拳就是公园那些老人摸来摸去的老人操,还用专门花钱去学?

无奈,高鸣只好独自启程了。因为这个学期末高鸣与粤西移动公司有一项工程设计项目。项目完成后就直接在粤西坐火车之上䂊州了。躺在不停晃动的火车卧铺上思绪翻转不停,高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大半生走过的历程……

高鸣在五十年代出生于一个普通机关干部家庭。兄弟姐妹三个,高鸣是拉仔(最小的)。可能是外公长得高的隔代遗传基因和营养问题吧(家庭条件是越来越好的,所以高鸣成长的营养比哥哥姐姐都好),高鸣长得比哥哥高大,16岁就身高183公分了。69年初中没毕业就被省篮球队选中为省篮球少年集训班。因为在南方省市,这样身高的少年还真不多。那个时代除了部队可以全国选人,地方球队一般都是只能在当地挑选运动员的。高鸣的身高在中学已经是全校最高的了。而且高鸣比较灵活,平时在学校打篮球都是打左边锋位置的,不像一般一米八以上的高人动作笨拙。

谁知在省训练班集训半年后,高鸣就退回来了。因为高鸣在这半年里体重增加了二三十斤,几乎成了胖墩了。从原来可以跳起来摸到篮筐,退步到篮筐下沿铁边都摸不到了。也是啊,让谁背着一个二三十斤的包裹也跳不起来啊!

为什么重了那么多呢?高鸣回来对父母说:“省队的伙食多好啊!早餐牛奶鸡蛋面包随便吃,正餐有肉,油水足,饭量不限。平时哪里能够吃得到啊?”

在那个年代,高鸣除了过年,平时从来就没有吃饱过。突然到了一个好东西随意吃的地方,哪里肯放过?结果半年不到就像发面团一样发胖了。训练成绩越来越差,所以高鸣被教练认为没有发展前途退了回来。本来这种集训退回来的学生是大部分,一个班三十几个,最终也没有留下两三个,所以高鸣也不遗憾,感觉自己去白吃了一回也赚了。

谁知退回来后,就直接跟随应届中学生到了农场。到了农场,对比与省队的伙食,高鸣才那个后悔啊!在农场不到半年,体重立即像收缩一样也退回了原状。

不过还好,因为有身高和省篮球队的集训经历,高鸣就被选入了生产建设兵团团级篮球队,一年后进入了师一级代表队。这时高鸣已经17岁了。

师一级篮球代表队基本就是专业训练了,伙食与省队相比并不差。高鸣这次珍惜这个机会了,开始了认真刻苦的训练。而且兵团是半军事管理,师部干部都是军装的,球队基本就是军队化了,管理和训练都很严。虽然不节制饮食,由于运动量大了,半年下来高鸣发现自己体重没有增加,反而弹跳力量大大增强了。双手抓篮筐已经不算什么难事,篮球技术也飞速提高。很快高鸣就成了篮球队的重点培养对象。比赛中上场机会越来越多,最终成了主力左边锋。

农场主要就是种植橡胶,在农场的几年里只有开始的半年割橡胶,后面高鸣基本没有干过多少农活了。但是由于没有关系,招工也轮不到他,加上兵团对篮球队尖子也抓得紧,一般不放人。所以到了77年恢复高考,高鸣才以“老三届”的身份考上了省城的岭南工学院。这时高鸣已经24岁了,高鸣在农垦兵团待了八年。可以说,高鸣是在农垦兵团长大的,不过一大半时间是在篮球队中度过的。

高鸣根本没有想到的是大学对运动非常看重。高鸣一到大学报到,在第一节体育课(刚好是学校篮球队老师的课),高鸣这种经过专业训练的篮球素质立即显露了出来。课后,篮球老师直接叫高鸣参加学校篮球队了。

四年下来,高鸣代表学校篮球队征战了多届高校运动会和各种篮球比赛。高鸣的篮球除了体育学院篮球专业的学生还可以一比,普通院校的学生就不是同一个档次了。高鸣为学校取得了很好的篮球战绩。

四年一晃就过去了。学通信工程专业的高鸣留校,当上了一名通信专业教师。之后三十年的教师生涯,高鸣有很多次机会离开高校,不过都没离开。可能是贪图学校比较自由吧,也有球打。反正高鸣一直在当着这个普通的专业老师。

通信行业发展迅速,高鸣每年都带着学生到处实习,自己也兼职做工程设计。出差多,在社会也多。按照高鸣的说法,他在学校不像老师,像工程师。在实际单位又满身书生气,不像一个工程师。呵呵!

不过高鸣始终觉得,一个工科教师,与实际工程没有任何联系是不合格的教师。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年自己年龄达到了五十六岁,再过几年就退休了。而且多年的运动,给自己带来了一身伤痛。去年体检检查发现心脏左心室增大(很多运动员都有),已经不合适强度太大的运动了。所以高鸣开始注意了太极拳。

而且工作了几十年了(如果从16岁到农场算起,已经工作了40个年头了),感觉身心都已经很累,的确想休息了。当一个大学教师其实是很累的,特别是2000年以后,教师既要上课,还要写论文,搞科研业绩(科研还必须将科研费弄到学校才算)。而且这还不算,评职称时少拉点关系都不行。

费尽了心血,高鸣才勉强评到了一个高级职称。感觉真是心神疲惫极了,也对目前的体制厌倦极了。想想还有五年就可以退休,终于不再为这些东西烦恼。心里一阵放松,也有着一阵莫名其面的失落。几十年啊,人生的大半辈子就这么走过来了。

因为八九十年代大学教师比较穷,高鸣结婚较晚,而且婚姻也波折,离过婚。与前妻生的大女儿正在读大学。

前两年高鸣与一家通信公司的一个比自己少20岁的女员工结婚。这还是带学生实习时认识的。女孩叫张秀莹,很秀气的一个女孩。大专毕业,来自农村。婚后妻子生了一个小儿子。阿莹因为生儿子小就干脆离职了,一直没有再工作。因为一方面现在学工科的女人工作不好找,而且高鸣觉得,老婆工作也赚不到多少钱。工作一年可能还没有高鸣给通信公司兼职搞一个设计的钱多。加上近几年高校教师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高鸣的兼职也能赚点钱,所以家庭虽然不富,但是也还可以。

现在孩子两周岁了,长得虎头虎脑,身高已经95公分。比同龄小孩高十公分不止。一岁以后在医院体检,医生就说在医院还没有见过同龄小孩比高鸣儿子高大的。估计长大身高到一米九都可能。

现在高鸣负担很重。女儿读大学要钱,这边儿子还小,各种钱一分都不能省,妻子又没有工作。全部负担都在高鸣一个人的收入上了。真是“一身儿女债”啊!

但是尽管负担重,高鸣还是准备女儿大学毕业后将她送到美国留学。这将是家庭的投资呢!

想着,想着高鸣的思绪开始跑火车了。但是也随着进入了睡眠。

收起

相关推荐

相关应用

平均评分 0人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用户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