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乱世篇》——望江小写手
契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混沌初开,孕育三件神器:造化玉蝶,开天神斧,混沌青莲。
造化玉蝶与开天神斧分别化作两位远古大能:鸿钧老祖与盘古大神,盘古不愿天地始终是这浑浑噩噩的模样,手持开天神斧,怒将天地劈开,两手撑上,双脚蹬地,遂将这片混沌大地分为天,地。
盘古双手撑的便是天,双脚蹬的便是地。
而鸿钧老祖便是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待到盘古大神力竭之时,出手便是幻化出上千造化玉蝶,盘古大神终将陨落,身躯化作了这一片天地
至此,鸿钧老祖教化荒古,被人称作老祖
荒古时期能人辈出,却无人能超越手持两大神器的鸿钧老祖,老祖收徒七人: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女娲,伏羲,接引,准提。后世将这几人称作圣人,由此开创了修道一图。
很多人都在想天道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忤逆。也有人猜测天道便是鸿钧老祖,也有人猜测天道根本不存在,唯有自我本心,以功德成圣,方才能跳出六道之外。
自鸿钧老祖收徒之后,无人能成圣,成圣唯一的途径便是鸿钧老祖允许,因此鸿钧老祖被称为天道之下第一人,而能超越他的便是那真正的道之本源。
许多人不满这种修道规则,遂创立了不同的修炼体系,最响亮的便是魔道,三尸证道,以力成圣。魔道始祖便是罗睺,以大法力镇压六界,但偏偏无法跳出天地这盘棋局。
罗睺也不想屈立圣人之下,便大战灵宝天尊,两人不分胜负,由此看来罗睺早已有了圣人造化,只不过鸿钧老祖未曾同意,老祖不同意便是这天不同意,天道化作看不见的规则彩线,将罗睺镇压。
后世有人将罗睺称作魔祖,因为也有人走过这魔道,无人能像罗睺一般逆天而上,然而不狂傲,不桀骜怎么被称作修魔之人。
悟空一行人便是这样,历经重重困难,磨练自己,最终捅破这天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棋盘终归打破,天地规则将由师徒五人改写。
第一章:取经人,唐三藏
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在位年间,百姓安居乐业,但总是还有许多人饱受饥寒之苦。世民天天为此叹息,他在很久之前就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之福乃大唐之福。为此,许多方士、食客、智囊提出许多建议,都无法打破当前局面,世民天天愁容满面。
这天,世民站在大明宫之外,时不时发出叹息之声。转生对着诸位大臣:诸位卿家,今日不知有何良策能解朕心中之苦。天下之难啊!只见各位大臣面面相觑,无人能解!但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老衲倒有一计能解陛下之愁!
太宗定睛一看,是一位弥勒样子的僧人站在殿外,
太宗顿时想到能在重重防卫之下来到这大明宫,定是法力高强的神仙。“大师赶快请进!”世民说道。
世民坐在皇位之上,看向站在各位大臣中间的和尚,这位大师长得是肥头大耳,一副弥勒之相。询问起来世民心急如焚,也不询问名号与来路,便开门见山“大师可有计策能解朕心中事?”僧人笑了笑“陛下不必为此焦急,据老衲所知,在那西天有一座寺庙唤作雷音寺,寺内有一真经,可解陛下燃眉之急。”
世民此时心中充满疑惑,问道“此经在哪?朕又如何去取?”弥勒缓缓说道“陛下不必亲身前往,可寻一取经人,此去路程共有十万八千里,非大毅力之人不可寻,非六根清净之人不可寻,望陛下早日寻到取经人!”
说罢,弥勒竟变化做一缕白烟消失不见。“这这这!!!”太宗明白这是有天上的仙人下凡指点一二了。“诸位大臣,这位定是天上下凡的神仙,爱卿们,朕该如何寻这取经人?”
此时一位看起来品衔不低的大臣站出来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上天来人定是看皇上如此为万民着想,说明陛下的一番心意感动上天,日后陛下定有一尊神邸。”
“徐王兄,你就不要再拍这些马屁了,快快将你的心中所想告诉与朕,你乃是大唐第一神算,快帮朕解心中疑惑!”
这位被称为徐王兄的中年男子缓缓说道“陛下,神算子一道,哪能做到绝不算错,不过刚才这位弥勒说的我大致上明白了。这所谓大毅力、六根清净,乃是寺庙的大师们,只有真正的神僧才能为陛下去往那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经。”
世民闻言,稍稍闭目想了一会,突然叫好,这摸样恨不得拍手叫绝,但为了维持天子之威,尽管这样也是哈哈大笑。“徐王兄啊,你啊!快传朕圣旨,就说朕找寻神僧,代替朕去往西方取经”
世民开始游走京城,寻找取经人。
这天世民路过露水桥畔,听闻前方吵闹,心中一动便前往一探究竟。
只见一女尼与一随从在那里叫卖袈裟与锡杖
“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世民顿时来了兴趣,此时一小厮问道“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
女尼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也有不要钱处!”
“何为好,何为不好?”
“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小厮又问道“那何为要钱,又何为不要钱?”
“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说话女尼便缓缓走开。
世民大步追上女尼,并讲明来意“大师刚才一席话领朕颇有一番感触,法师可曾知道,我大唐准备起建水陆大会,邀请各地佛法高深的高僧来讲经说法,依我看,这袈裟便赠与最有德行的法师穿用,你看呢?”
“阿弥陀发,可问施主可曾听过哪位大德高僧讲过大乘佛法?”
“这小乘佛法倒听得有许多,大乘佛法倒是未曾多闻!”
“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生,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超亡者升天,可助难人脱苦,可修无量寿身,可做无来无去!”
世民心中疑惑,这不便是那弥勒所说三藏真经吗?虽然心中疑惑,却不露切面“那么这大乘佛法三藏到底在何处?”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法师的身上并无此经卷吗?”
“并无经卷,只得两样至宝,施主既要赠与最有德行之高僧,贫尼情愿相赠!绝不要钱,”
“且慢,大师并不知我是何人,便将此至宝相送吗?”
“贫僧只知施主绝非戏言之人,便足矣”
这位女尼说罢便将袈裟与锡杖赠与世民,然后变为本来面目,原来这位女尼便是观世音菩萨所幻化而成,路上行人纷纷下跪呼喊。
“紫薇星君,此去一万八千里,若有肯去者,修正果今身!”世民也随即跪下“朕定会寻到取经人!”
世民又亲身前往京城各大寺庙,这时李世民到了一所叫做金山寺的寺庙。
全寺庙的僧人聚集在大雄宝殿之上,世民说明了来意,只见所有僧人都向后退了一步,太宗失望的摇摇头“难道我这诺大的天下,没有一人肯前往西天取经的吗?”
就在这时,旁边的大臣指向了那位唯一没有后退的僧人,太宗移目到这位僧人身上,这位僧人生的十分俊秀,颇有温文尔雅之相。那么这位僧人就是金山寺的主持,这位主持正在做思考状,丝毫没有停进李世民的话。世民见这位僧人正在思考什么,便出声问道“这位大师,在思考什么!”
僧人仿佛没有听见一样,知道后面的小和尚推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
“大胆,皇上说话竟然无视,给我拉出去砍了”一位大臣说道
“无妨,这位大师,能告诉朕,你刚才在想什么吗?”世民对这位僧人来了兴趣。
“陛下,我在想,这只蝴蝶为什么不能与我脚下的石子平等?”
世民放佛听见了什么大道理一样,闭目思考了起来。半响后终于回过神来,哈哈大笑。
“朕明白了,天地万物皆平等,而朕是天地最尊贵的存在,但是朕也可以与你脚下的石子,与你身边的蝴蝶一样。”
“大师,你可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解众生疾苦?”
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这本是我等修佛之人应做的”
世民大声说好,并挽着僧人的手前往大明宫。
”世民坐在皇椅之上“昭告天下,朕终于找的一位最有的德行高僧,朕与这位法师结成兄弟,赐姓唐,并赏黄金万两”
世民快速走到僧人面前“御弟,从此你我就是兄弟了,朕再赐你一个法名,与你将要去取得真经相像,叫做三藏,”
三藏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多谢陛下”这时,世民再拿出之前菩萨送的锦囊袈裟与紫金禅杖一并送与三藏。一晃三日过去了,三藏法师也该上路了.
世民在京城门口送别“御弟,此去一行十万八千里,望你一路小心,朕在大唐等你!”就这样我们的三藏法师骑着白马与皇帝钦此的两位随从上路了。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