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爷不高兴》——李白不白
第一章 烤红薯的老太太和钓鱼的老头
凡是单身的适龄青年男女(甚至非适龄)总要被催婚,这几乎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条真理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每当逢年过节,这样的单身男女回到家里,远亲近邻、四邻八舍的长辈们尽管对他们的心思想法一无所知,却总忍不住要假装关心地催上两句。
“有对象了吗?”
“明年能不能带一个回来?”
“你看人家狗蛋,比你还小两岁,儿子都上王者了!”
……
在摆脱单身之前,这些台词会年复一年地在耳畔响起,顺序或有调整,内容基本不变。
顾元,这位来自南方小城的二十五岁大男孩,大学毕业三年,就被“催婚三连”洗礼了三年,好在他如今“身经百战”,已然可以毫无压力、一本正经、阳奉阴违地跟长辈们飚演技,将一个“总将长辈教导铭记于心、其实我比你们更着急啊的单身狗”角色塑造得极具张力和感染力,每每能博得大家的赞许和信任。
至于他内心真实想法,自有“九阳单身诀”可以化解:他催任他催,清风拂石碑。他急任他急,明月照小溪。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顾元是什么严格的独身主义者或者热衷“单身久了就习惯一个人”之类的文艺调调,实际上他对爱情和漂亮姑娘始终憧憬,抱有希望,大学四年,他曾先后投入三段认真的感情,其中最后一段更是维持了长达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要不是那位来自复旦英语系的女学霸嫌弃他是体育生文化水平低,两人很可能会打破“毕业即分手”的魔咒,将关系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怎么说自己也是堂堂“双一流”体育院校的毕业生,竟被妹子以“没文化”这种古典的理由给踹了,情感上着实难以接受。
于是毕业后的两年多时间,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一边在某大型健身俱乐部做助教兼业务员,一边疯狂投入学习中。
他浏览经史子集、李杜文章和唐宋八大家以锤炼自己的文化底蕴;他阅读中国四大名著、世界十大名著以及“男人一生必读的十本书”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他研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佛洛依德、黑格尔、王尔德、康德、尼采等以增长自己的见识;他背诵新概念英语、听BBC新闻、刷IMDB排行榜TOP100的经典电影以锻炼自己的英文读写听能力;他和俱乐部一位外国辣妹会员滚床单以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
近三年的时间,他夜以继日,片刻不曾懈怠,简直比当年备战高考还要刻苦!
他如此拼命学习,充实自己,倒不是想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或者打脸前女友,而是想以后撩妹的时候可以有更多选择,至少“文化水平”这一块不再是短板。
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经过这么一番立体式、全方位的充电,顾元整个人的思想和气质明显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再是过去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单细胞状态,对女学霸的那种奇异的征服欲也随之消失,甚至顿悟出“读书学习可不只是为了泡妞”的终极奥义。
已忘初心。
就像传闻中的那个男同学,为了追求女学霸同桌,拼命学习,后来终于拿下全班第一,突然发现女学霸的成绩也就这样啊,而且谈恋爱会耽误学习的,于是放弃表白,从此全心全意扑在学习上……
情场无意再斩获,学习事业却因此迎来转折,顾元的情况差不多也是这样。
两个月前,顾元站在地铁口“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地发传单,偶然看到青藤国际学校的招聘启事。
这所号称“要打造国人自己的国际学校”的贵族学校在广招各科教师,其中以十五万年薪招聘体育老师的信息引起了顾元的注意。
待遇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专业还对口,有种……注定的感觉。
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简历,不料很快接到面试通知。
在面试过程中,他三年的“寒窗苦读”得到集体爆发,整个人跟开了挂似的一路过关斩将,前后五轮包括两轮全英文的面试,全部顺利通过,最后一轮面试的那位主面试官直接起身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到岗。
到如今,他已在这所贵族学校工作快两个月,不敢说就此完成草根逆袭走向人生巅峰,但命运的轨迹的确因为那三年的努力发生改变。
今天刚好周五,下午学生们放学之后,顾元骑着他的电动车离开学校去小姨妈家。
在中海工作三年,他一直借住在小姨家,为了能住得心安理得,他平时会主动帮小姨夫做工,主动帮小姨买菜做家务,偶尔还要主动接送和照料一下五岁的小表妹,大家相处下来,还算融洽。
这时外面正下着小雨,顾元骑跨在电动车上戴安全帽。
“顾老师再见!”
忽然旁边传来一道声音,转头看到一个背着蓝书包的小男孩一手牵着妈妈的手,一手朝自己挥舞道别。
“啊再见。”顾元抬手回应,目送母子二人走向一辆白色奥迪。
在青藤国际学校,BBA三个品牌的车都比较常见,连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平时聊天都偶尔会涉及到“我爸开宝马,你爸开什么车”这类直指人心的尖锐话题。
顾元拧动他爱玛电动车的“油门”,冲进蒙蒙的雨雾中。
从青藤到小姨家所住的小区是三十五分钟电动车车程,加上去小区旁边菜市场买菜的时间,满打满算一个小时能到家。
顾元轻车熟路买完菜,又骑车绕一小段路去小区南门口买了两个烤红薯。
那烤红薯的摊主是个老婆婆,据她自己说今年六十五岁,原本儿子媳妇把她从老家接来中海是为方便照顾她,她自己却闲不住,又想给儿子媳妇减轻负担,这才态度坚决地要开这个烤红薯摊。
不过坦白说,她红薯烤得其实很一般,尤其是个头大的,基本都是外面捏着软乎乎的,里面却没烤透。
倒不是说那她有意弄虚作假,主要还是个人精力和装备的问题,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用烧柴烤炉烤出来的红薯,还能对她抱有怎样的要求呢?
好在顾元向来不在意这些细节,坚持照顾老婆婆的生意,毕竟在这座日益寒冷的城市,他暂时能做的,也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
“刚好第100个喽……”
老婆婆望着顾元的背影,语气竟有些意味深长:“难为你啦。”
……
顾元已经进入小区,电动车驶过小区前面那座石拱桥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朝河边那棵老柳树下瞅一眼,不出意料,果然又看到自己的那位忘年钓友,自称“姜太公”的老姜正独坐河畔垂钓。
枯柳微雨,老姜头戴斗笠坐在那里,专注得像一尊石雕。
顾元把电动车停在路边,提着烤红薯走过去。
“天马上黑了,您老还不收竿?”顾元把烤红薯放在老姜脚旁,问道。
“最后一竿。”老姜全神贯注盯着鱼漂,头也不回,“你明天来吗?”
“看明天可下雨吧,”顾元抬头观天,“如果不下雨,我下午来钓一会。”
“嗯。”老姜应一声就不再接话。
顾元也不多打扰,说句“那我先走了”便转身离开。
几分钟后。
终于有鱼咬钩。
只见那鱼漂先是试探性地抖动几下,接着起伏幅度开始变大……
老姜处之泰然,按兵不动,直到鱼漂被完全拉进水中,才从容起竿。
哗啦!
随着水面上的一声响动,一条金黄色的锦鲤被拉出水面。
赫然是一条黄金锦鲤。
那黄金锦鲤悬在空中,拼命地摆动尾部,挣扎不止。
老姜脸上却没有半点喜悦之色,而是冷声斥道:“演技拙劣!”
顿了一下,又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说不准便不准,退下吧。”
那锦鲤闻声,果然停止挣扎,鱼眼里闪着一丝不甘的光,然后极不情愿地张开嘴巴。
扑通一声。
重新落入河中。
老姜的鱼钩,竟是个直钩。
第二章 小姨夫有酒也有故事
顾元晚上做了三菜一汤,肉末茄子、蒜泥空心菜、清蒸鲈鱼和玉米排骨汤。其中清蒸鲈鱼是他第一次做,没有什么经验,他让小表妹杨诺诺抱着iPad在一边念菜谱,自己则按照早已熟记的步骤操作。
这道菜最难的部分不在清蒸,而在先前的准备工作,处理鱼、调配作料、腌制……边研究边做。
杨诺诺被委以如此重任,对待得特别认真谨慎,她声音洪亮、咬字清晰,念几句还要以她幼儿园大班班主任的口吻问一句:“顾元同学,你听清楚了没有啊?”
故作严肃的奶声奶气,又萌又可爱。
顾元就点头嗯嗯两声以配合。
在二人的“通力合作”下,“全副武装”的鲈鱼最终顺利下锅,摆在铁架上,盖上锅盖,开始用大火蒸。
“要蒸二十分钟……”顾元自言自语道,然后转头问杨诺诺:“诺诺,看现在几点?”
“6点35。”杨诺诺认真道,可以看得出来她对“参与做饭”这件事十分重视。
“哦,那20分钟之后是几点几分?”顾元随口问,不过对5岁的小朋友来说,这个问题明显超纲。
小姑娘果然有些迷,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顾元,右手则背在后面暗暗扳手指计算,过一会极没底气地、带着试探口气地答道:“6点……6点5……55?”
说答案的时候,一直瞅着顾元的脸色变化。
“答对啦。”顾元笑着点点头,“诺诺真聪明!作为奖励,我们来看一集动画片吧。”
“好啊!我要看熊大熊二!”小姑娘立即雀跃地提议。
“不不,我不要看熊大熊二。”顾元赶紧一本正经地拒绝,“我个人觉得熊大熊二太幼稚,我想看点有深度的动画片。”
杨诺诺哪懂什么叫有深度,见哥哥拒绝,仰头问:“那你到底要看什么嘛?”
“小猪佩奇。”顾元干脆道。
“嗯——那好吧。”杨诺诺倒挺爽快,接着自顾自道:“反正我也挺喜欢看小猪佩奇的。”
说着小手在iPad上一波操作,很快找到《小猪佩奇》,然后招呼顾元,“哥哥你来吧,我们一起看。”
两人坐在沙发上,愉快地看起了“有深度”的小猪佩奇。
没多久,小姨和小姨夫下班回来,小姨夫一进屋闻到饭菜香味,问:“小元你今晚做了什么,这么香?”
顾元从沙发上站起来,说:“肉末茄子、空心菜、排骨汤,还蒸了条鲈鱼,啊……那鲈鱼是我第一次做,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小姨道:“闻着还挺香的,应该不错。蒸多长时间了?”
“六七分钟。”
“那再蒸一会吧,再过十分钟起锅差不多了。”小姨道。
“嗯。”
小姨夫放好工具,过去陪女儿看动画片,又抬头看着顾元,道:“小元今晚陪我喝两杯啊。”
“好。”顾元点头答应,然后笑着说道:“今晚做饭,诺诺也帮了很大的忙呢。”
小姨面带笑意问:“她帮什么忙?”
顾元看着诺诺,道:“诺诺,你告诉爸爸妈妈,你今晚怎么帮哥哥做饭的。”
小姑娘动画片看得正投入,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大声道:“我帮哥哥念菜谱。”
小姨夫抱抱女儿,一脸宠溺道:“我宝贝这么厉害,还会念菜谱。”
顾元又问诺诺:“诺诺,你说那鱼要等到几点几分做好?”
诺诺像课堂抢答似地道:“6点55!”
顾元笑着夸了句“真棒”,转身进厨房。
小姨收拾完餐桌,进厨房帮忙,洗碗、装饭、端菜,以及……日常催婚。
“小元,你在那学校也工作三个月了,怎么样,有没有合适的女老师?”
顾元笑着说:“一直在留意啊。”
“你自己要放在心上,我看你们学校年轻女老师也不少,要抓住机会。”
“嗯。”
“你妈每次给我打电话都要提醒我,让我催你,她是真急了。”小姨妈停下手中的饭勺,看着顾元说道。
顾元又笑,道:“我努力……争取两年内解决这个问题。”
小姨妈点点头,道:“不过你现在工作稳定了,又在那么好的学校的做老师,真想找没那么难。”
“嗯。”顾元配合。
小姨妈也笑起来,“现在来找我问你情况的也比以前多了,反正我这边就帮你留意着,有合适的就约着见个面。”
顾元笑着混过去,道:“鱼可以起锅了。”
揭开锅盖,蒜姜葱的香气和鱼的鲜美扑鼻而来,顾元用毛巾把装鱼的碟子端出来。
小姨妈道:“小心点,别烫着手。”
“嗯。”
顾元把锅里的水倒掉,再把锅烧干,然后倒上小半碗玉米油,烧滚后端起油锅直接浇在鲈鱼上面,滋滋啦啦的声音让整条鲈鱼看起来更有食欲。
饭菜上了桌,小姨夫拿出一瓶新的小糊涂仙,亲昵地拍着瓶身,介绍道:“这是38度的,浓香型,今晚咱爷俩可以多喝一点。”
小姨立即道:“我看你们不多喝一点也行。”
小姨夫道:“你知道啥,喝我这酒能促进血液循环的,对身体有好处。”
小姨嗤之以鼻:“你怎么不说能成神仙呢?”
顾元笑而不语,心想:“酒鬼和烟鬼为喝酒抽烟找的理由绝对可以出一本书。”
四人坐好吃饭,饭桌上的话题离不开顾元的单身问题以及诺诺的教育问题。
小姨夫建议顾元最好找个本地姑娘,这样以后孩子的户口和读书问题都不用愁。
小姨却没那么乐观,道:“本地女孩要求太高了,最起码是要有房有车,而且房子的面积不能太小,位子不能太偏,就中海现在的房价……”
小姨妈用摇头代替了后面的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顾元端起酒杯跟小姨夫碰杯,道:“这种讲究缘分的事情就让它随缘吧,如果没缘分,外地的姑娘也不娶,如果有缘分,本地的姑娘也可以娶。”
小姨夫夸道:“有志气!”
一会又聊到诺诺上学的话题,正在给诺诺挑鱼刺的小姨妈问顾元:“小元,你们学校招学生要什么条件?”
“具体我不太清楚,好像学生是参加两轮面试,家长一轮面试……我回头问下其他同事。”
小姨夫讶异道:“家长也要面试?”
“嗯。”顾元颔首。
小姨白了小姨夫一眼,道:“你真是什么都不懂,现在好学校都要面试家长的你不知道。”
小姨夫摇头感叹:“高级,真高级……”
然后举杯示意顾元喝酒。
小姨继续问顾元:“那像我们这种有亲戚在学校当老师的,面试会不会有优势?”
顾元笑道:“当然。”
小姨妈又叹了口气,道:“就是学费太贵,一年十几万,真供不起,除非我和你小姨夫不吃不喝。”
小姨夫道:“不吃不喝就真成神仙了。”
顾元笑着没有接话。
当代社会,教育投资的比重的确在逐年增加,甚至出现攀比成风的现象,给很多家庭带去不小压力,顾元做了老师之后,对此体会更深。
几杯酒下肚,顾元感到脑壳开始发蒙,小姨夫的谈话也习惯性飘起来,又双叒……一次说起那个他已说了好多遍的故事。
他挥着手道:“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信呐,整整二十二楼——小元你要知道这个概念,那是70米朝上的高度,他就那么跳下去,你根本想象不到那个场面,他像一张纸一样飘下去,但是落地之后突然凭空消失,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小姨夫显然还沉寂在那个故事的震撼余韵中,他拍着桌子道:“小元我告诉你,这种事不要说你,我长这么大,也是头一回见。”
顾元笑着点头,不知道怎么接话。
小姨嫌弃道:“小元你别理他,让他自己在那说晕话。”
有人从二十二楼跳下去,不仅安然无恙,最后还凭空消失?
粗浅接触过牛顿三大定律的顾元,只能把这个当酒后“晕话”。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