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记》免费试读_巧结兰缘
物篇九文
【一】人其仁
人者,草木也,草木者,尘土也,人,生而以为形,耳目有而聪,口鼻成而有声,或是言语,或是闻音,或是处世,或食五谷,其以为基,基者,下也,树以根为基,方能栋梁,水以石为基,能成江海,云以气为基,方能遮天,风以无形而以为基,方能至物之所极,人以下为基,方能处世,此以为入世之基,入世者,食人间烟火,吞天地杂气,品五味而精良,闻五音而动作,人与人者,或以为利而以为友,或以为心而以为朋,如此者等同也,心者,体之君也,利者,食之主也,如此者,不以为怪。
【二】物之性
天地生,物性存,人伦定,人与人者,以恰当处之,人者,上中下也,下人者,不体人情,以鲁莽行事,以悲哀弃之,中人者,知晓人情,只可淡交之,上人者,知人间之过往,查人人之情形,方才处事,此之为贵,可交之,下人者,避而远之,中人者,淡然处之,上人者,可交之。
【三】知与三宝
人生三宝,知善,知恶,知己,知善者,能处进退,知恶者,能辨是非,知己者,能窥身性,善乃天地滋生之金玉,恶为万物潜造之浊气,己由道生之物,不能穷尽其妙,知此三者,贵也,熟此三者,贱也,归此三者,天地之精也。
【四】命
命运者,何也,古人云:是天数,是人伦常理,是道潜之物,是自然之根,却又无人知其终始,无人知其动静,其精妙无人能言,无人尽述,生卒于何,亦无人能穷,人之出世,以命为根,方能呼吸自然,有命生者,悲观离合共并,悲欢者,情之臣也,情者,私欲之君也,私欲者,祸之根也,圣人者,曰:无祸无私无欲,无贵无贱无己,静操其守,归顺自然,然此,皆出于命,何也,天地有命,却不知上之穷极之处为何处,不晓地之深尽之处为何处,此是命为乎,若命能为天地万物而无踪,其命之命数为何,能否为命,圣人曰,万物之根曰道,难道无命乎,若有,道命为何,若无,道生前为何,如此观乎,不亦乐乎,不亦妙乎。
【五】物成
夫人者,生之前无何以为形,或以为风,或以为雨,或以为雷电,或以为虫肝,或以为鼠臂,或以为虎爪,或以为象牙,或以为有,或以为无,生之时,赤身而至,混血以为体,或有声,却无有人知其言语,或有泪,却无有人知辛酸,始至生年,虽有言语,却不能尽述,耳目聪,却不知事象,手足成,却不能达万里,百穴通,却不抵病害,志虽有,却不能成,心虽远,却不能动,始至晚年,虽欲寿,却不能逆天,虽有子孙,却不能自保,虽有妻妾,却不能同生死,待尽天岁,虽有形体,却将化作土灰,虽有心愿,却不能目及,故人生之前以为无,死之后亦以为无,有何幸哉,有何悲哉,功名利禄又有何用,木,初时以为草叶,始至枝干,始至枯槁,不争水土,不争气象,静而以为美,动而速折,此之命也,,朝菌不争时日,蟪蛄不争岁月,草木不争春秋,人却喜争天数,此之难不怪乎,天地生万物而不养,万物却能茁壮成长,道生天地而不育,天地却能运转不息,日月调和,世间黑白却有定数,难此需人为,木欲避风侵,而先折,水欲避日晒,而先竭,土欲避山石,而先塌,人欲避岁月,而先死,天地万物,静而守本,或可长存,此之为道也,道者,是谓极化,极化知根,知根曰本,曰本曰常,此之方能久远。
【六】反顺
争者辨也,辨者争也,争者是以为不争,不争是以为争,言者不言,不言者言也,高者下也,不高者上也,不高而高者,贱也,高而不高者,贵也,贵是以贱为本,贱是以贵为基,夫天地之间,不贵之贵,不贱之贱,是以为大美。
【七】大道无为
大道弥天,上至天之高远,下至地之无极,中括万事万物,上者至人伦,中者至物性,下者至虚空,是以为不大之大,不贵之贵,不贱之贱,以为宇宙虚空之至极,空而不载,载而不有,有而不为,不为之为,谓之无为,无为之为,是谓道化,道化者上利天地,中利人伦,下利万物,虚空而又虚空,无极而又无极者,是谓归道归道者,道妙同道,
【八】问天
天者,古人云:上之清清者也,天为何物,至今无人知晓,吾只知其与地相对而名,地者,尘土之下也,不知穷尽之处为何物,余只知其与天相对而名之,天地本源为何,自上古至今,无人知晓,天地无名号,此与人无异,人亦无名,以为人为而有,圣人言,天地道生,若是此,道虚空而无形,生化于何,无人言穷,环宇之间,人有生期祭日,花有开谢轮常,树有叶枯叶茂,虫鱼有生生灭灭,天地同乎,若等同,生化于何?
【九】贵贱
圣人者,入世有云,:处下而以为上,居贱而以为贵,持弱而以为强,怀柔而以为刚,守静而以为动,如此者,言无语失,动无迟缓,身无贵贱,体无残缺,熟此者,不可乎不贵,然,事有对错,人有尊卑,物有贵贱,志有贫瘠,入世者,不可避让,自可顺从其逆,而处其正,人有欢声笑语,亦有苦闷伤悲,笑者,不以为笑,伤者,不以为悲,可也,行于路而不避猛虎,入于水而不惧蛟龙者,至也,足不踏蚁穴,手不染屠刀,心不生杀气,动作而不增斗志者,善也,静也。
世篇三十四文
【一】山记
出入于深山之间,至心之所极,藏万物于自然,莫观之,似隐之,纵之,随之,听之任之。故,世俗之乱,常罚于世俗。上人避之,中人远之,下人及之。是故怪也,是不怪也。
【二】顺逆之功
人无智不明,鸟无翅不飞,鱼无水不活,兽无角齿则不兽,是以为天下之变化莫不如鬼使,道生之数,莫知其所踪,或有曰于云者,师之存,智不能回天,耳目聪则不能运用,因以为何,是以为逆道而至,圣何以使,是以为顺自然之功绩而置之。
【三】天地
天地,熟长熟久,日月,熟生熟灭。人物,熟造熟捏。熟知岁月之终始,熟辩是非之真伪,熟晓无有之功绩。
【四】情之病
彼与此,相思而痴,共欢而疾,情曰以为天下病,何以不病,是以为无心。
【五】居无常处
圣,常怀天下之慈善,常居于利害首,善救万物,喜适静柔而无争。圣人步于途而无迹,狂于野而无踪,笑而无声,怒而无色,开合而不知其所动静之机。
【六】处世之道
处世之道,由之于心,沉若磐石,静如止水,行似风飞,归同剑气,时浮游而动作,善挥泪以冲江海,随造化以自然,效苍龙之志气,驰骋天地而高飞!
【七】侍情
吾侍情,痴狂而取,不思而虑,窃处而焦,复失而得,吾何以欲而失天下,是以情。
【八】蓄与博
吾善以施天下爱,是以圣人举目环宇之间,善观日月之色,察天地之机,善化自然之变,日以记而久,常动作而恒,善察而不咎,驰而不息,鹏程万里,
【九】心之动变
心,出入于无有,动作于无形,操情志以欲,乱是非而为,诡而变,变而以为有,是以有,不足以圣,
【十】或与乐
一日一生一朝一减,或歌或泣,或悲或欢,或以朝以为夕,或以日升以为日落,或是秋冬,或是春夏,或是岁末,或是年首,无以幸哉,何以悲哉,何不以愚以乐朝夕迟延终岁以效老。
【十一】无有
无入于有,行于间,动作于微毫,跨过于至至,圣人之所以有,以此。
【十二】道之动
进退,动也,善进者不退,善退者不进,善进退者,出入自然也,道之动也,道何以为天下动,以其无心,无欲,无智,无勇,无谋而动作,如此自然也,自然者不伤其身,不劳其形,不乱其志,不移其根,不忘其真,圣人之所以为圣,以此。
【十三】养怀
大道曰大,何以为大,是以常怀天下而不居,善养万物而不育,归而不藏,怀而不有,恐而不拒,何以不拒,是以来往而不留,如此者,大爱也,大爱者,常怀天下而宽也。
善言者不信,善事者不为,善笑者无声,善施者寡,善养者不怒,善退者进,善战者静,善射者不张,
吾为道,以朝岁夕改,日落升初,无悲无幸,忘世忘身忘心亡欲,是以为道
【十四】三人之道
世人有三,名以为圣,神,俗,圣人以清心寡欲而处世,神人以逍遥而取万物以通达,俗人常染七情而束彼缚己,圣,善观日月之色,笑是非之理,开化自然之机,神,善游,善辩,善施喜怒,善分曲直,俗,以痴而狂,以欲而取,善占而有,
【十五】识变动记
初而识之,目不精,心不细,善一气之用,背事理而为,随意而处,恃欲而安,俗之所以咎以此,
【十六】彼与此
吾观生死,犹如探无涯之江海,行于岸,得以知出入之自然,潜于其中,难得不染,是故繁杂滋生,动静不合也
【十七】处世
知晓大道者,心之所及,非耳目莫之能比,藏天机而待动,归日月于其中,常恃静而处,居顺逆而安,不言而论,不辩而语,不欢而笑,因以为愚,是以为圣。
【十八】盈亏之数
咎,莫过于欲得,是以圣人常以去污,去讳,去奢,去泰而处世,心以静而达于其身,是以净如止水之溪,动如春风之轻快,常以无形影而动作,厚德不离,大道不失,天地尚不为其逆,是以居于妙而常善脱身而至圣。
【十九】虚极物
先天地开,道也不道,徳也不德,阴阳不合,四象未分,百态不识,朝也似夕,终犹如始,如此何以为喜,何以为悲,何以为惧。逍遥之道不过如此。
【二十】得失之数
善施大道者,知天下之先,洞察世人之善恶,居万物之首,晓人间过过,尾是非而随,藏利害而归,观生死而退。天下之事,若风若雨,若如雷电,若如闪光,视之而不可穷,追之而不觅,执古之道,若心之隐,以不知其所终而以为快。
【二十一】三德
圣人积有三德。其一名义,其二名礼,其三是以为不居先。
【二十二】归心
天下之大,唯情者不可居之,居之失心,近之忘行,人之处世,清净而自然以为佳。
【二十三】无情
心之已动,情之以生,何以无生,是以无情。
【二十四】束动
心,之所以乱,以其不静而好动之功,情,之所以动,是以避让惊扰之做作。
【二十五】始
天地始,生于无,无复生于始,始归一,藏于有,居万物首,是生不变。
【二十六】长久
彼与己,相忘于涯,得以长久,束之不缚,易也。
【二十七】物物相化
夫天地之间,道极若善,心善,则天下无私,善恶本无真主,善归恶极而始,恶因善化而至,始至而终,开而以为不美,美而不待,待而归所以然。
【二十八】虑己
吾为道,以志坚而行,去奢除泰而勤,化淫恶为善欲而动,化悲痛为辅佐而兴,以不变而恒,不思异,不为坏,志心忠贞而虑己。
【二十九】为道
鱼游于水,鸟聚于林,兽狂于野,草木载于地,蛇蛙持以湿,虫蚁归于洞,是以善处道者,以自然而为之,不为得以为道。
【三零】不而有善
美,是姿得以娇,岁动而变,以不变者,是谓返还,圣人以不资,不娇,不美,而善处,故得以久而存,而乐,而常善。
【三一】标与准
人自是此,优者,众人听而随之,劣者,众人避而远之,如此者或知其名利而以为贵,名利,生而弗有,死而弗带,何以为重,学术渊博者,上也,学术渊博而不举者,下也,下者,亲朋好友斥之,父母兄弟怒之,优劣本无标准,怎定贵贱尊卑,是以为愚。
【三二】离之若结
欲取之,便失之,欲离之,便结之,是以失而若得,离而若结,是以为道。
【三三】为圣
吾失道也,圣语有云,不失道,何以得道,是故失天下道者,得以取圣,吾仕善为道者,自恃孤寡而以长活,不可取而得,不可欲而成,不施而与,是以为圣,非以为圣。
【三四】去留
生如朝阳初生,去如落日归去,留无留。命之术,如花如木,开合有常,枯盛有分,居心而不得为,故无心相处而随自然之化作。
- 5星
- 4星
- 3星
- 2星
- 1星
- 暂无评论信息